跋歐陽文忠公朋黨論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300000017764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吳立軒
主題與關鍵字:
瑞桃齋文稿
描述:
內文:宋慶曆之間,賈昌朝、陳執中等惡范仲淹,而歐陽公波及焉。及召歸,乃進朋黨論於朝中云「君子有朋,小人無朋,惟人君辨其君子小人」,是誠治世之龜鑑也。然尤當察其君子與君子之黨。漢獻帝之時,以李膺郭泰等為黨,一時之賢哲胥羅其凶。唐長慶之際,以李德裕、李紳輩為黨,國家之元氣遂洩。此猶以小人攻君子也。 元祐之初,正人登進,程頤以崇政殿說書入召,蘇軾以翰林學士當朝,茅茹彙征,咸擢不次。未幾,朱光庭等劾軾,孔文仲等劾頤,在兩賢本非有罪可指,亦非積憾為讎,不過言論不合,詬誶小嫌,遂釀成蜀洛朔三黨,終宣仁之世,廢罷不一,海內惜之,此竟以君子攻君子也。迨至蔡京當國,程、蘇之徒貶竄接路,端門之碑,姓名並列,向所攘臂角立者,小人斥為一黨,而並擊之。治世不同福,亂世則同禍也,諸賢於此必自悔籓籬之不固,而水火之必傷。 吾人讀史至此,未嘗不廢書三嘆也。夫小人之居心,談笑之中亦寓戈矛,明知君子有益於國,而深畏其不利於己,是以背公論結死黨,至欲一旦聚而殲之,豈不痛哉!若君子與君子既以合志同方,而口語參商,攻詰競起,始以相爭者為黨,既以不爭者亦為黨。而小人陰伺其隙,從其勢張而大之,惟恐其黨名之不著,仍其機迫而乘之;又惟恐黨釁之不成,卒至賢豪竄逐,危及君父,是可哀也。是知君人者,當杜亂於未萌,其小人與君子之黨宜預為戒之,而君子與君子之黨,又當力為排之也。 評曰:於廬陵之論,又推開一步。
出版者:
簡榮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2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列傳五
《詩畸》(Ⅱ)
清光緒十二年,彰化縣紳士丁壽泉、劉鳳...
農業志
列傳七
話詩體裁示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