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僵梅記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300000017722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吳立軒
主題與關鍵字:
瑞桃齋文稿
描述:
內文:彰化八卦山前,巒岫起伏,三面皆有路可登。至其山背,峭壁斷崖,雖猱升猿引,亦無徑可尋,其麓下有小園,綠竹千竿,與芭蕉相映,青翠如滴。中有茅屋三間,以筧引泉,可以烹茗,無煩浥注之勞。其上有龍眼樹,密蔭紛披,旁有木?、樹蘭、含笑諸花,芬芳撲鼻。循麓而東,半壁中有古梅一株,高可數丈,春時遊人恆於此尋芳焉。 明治三十三年春,余與木下教授邦昌、武藤學務課長針五郎諸人,徒步同行,到此園尋梅。予摘花盈籃,攜歸以蒸露,香異尋常,自是每年或一至焉,或再至焉,皆為此梅而來也。 去年春夏之交,天大雷雨以風,大木斯拔,巖石墜下,雜以沙石,而斯梅適為所壓,枝柯橫斜,畫家所圖之倒枝梅,不是過也。然枝葉雖有害,而根猶盤在土石中,意者陽春之候,必有芽孽之萌,可謂斯梅再生之幸也。爰於正月十有五日,重履其地,斯梅枝幹雖存,而奄奄無生氣矣。予為之咨嗟太息久之,回憶曩日之尋芳摘艷,不禁徘徊而不能去也。 夫以斯梅之僻處巖隈,獨占早春孤芳自賞,不與桃李競艷於紛華靡麗之場,而又亭亭獨立,不避險巇,必其?扶輿清淑之性,磅礡鬱積以孕。此奇特之姿,咸謂可與喬松比壽,與斯巖競長而爭高,乃竟不免於此阨,豈其中亦有數存耶!孟子曰「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則凡明哲保身者,當奉為龜鑑,而斯梅猶其小焉者也。 評曰:前半寫景如畫,後半感慨無涯。
出版者:
簡榮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92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列傳三
列傳六
過黃河而北
虞美人詠花二十韻十六首
列傳六
古今詩話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