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攻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210000022057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雅堂
主題與關鍵字:
雅堂先生餘集
描述:
內文:非攻  非攻篇曰:「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眾聞則非之,上為政者得則罰之,此何也?以虧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雞豚者,其不義又甚入人園圃竊桃李。是何故也?以虧人愈多,其不仁茲甚,罪益厚。至入人欄廄,取人牛馬者,其不義又甚攘人犬豕雞豚。此何故也?以虧人愈多。茍虧人愈多,其不仁茲甚,罪益厚。至殺不辜人也,取戈劍者,其不義又甚入人欄廄取人牛馬。此何故也?以其虧人愈多。茍虧人愈多,其不仁茲甚,罪益厚。當此天下之士君子皆知而非之,謂之不義。今至大為攻國,則弗知非,從而譽之,謂之義。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別乎?殺一人謂之不義,必有死罪矣;若以此說,往殺十人,必有十死罪矣;殺百人百重不義,必有百死罪矣。當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謂之不義。今至大為不義攻國,則弗知非,從而譽之,謂之義。情 王引之云情通誠 不知其不義也,故書其言以遺後世。若知其不義也,夫奚說書其不義以遺後世哉?今有人於此,少見黑曰黑,多見黑曰白,則必以此人為不知黑白之辨矣。少嘗苦曰苦,多嘗苦曰甘,則必以此人為不知甘苦之辨矣。今少為非則知而非之,大為非攻國則不知非,從而譽之,謂之義。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辨乎?是以知天下之士,君子辨義與不義之亂也。」
出版者:
連橫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74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列傳一
詩意
列傳七
清光緒十二年,彰化縣紳士丁壽泉、劉鳳...
疆域志
軍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