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檔案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公開徵選計畫
國立中正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數位典藏計畫
自序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140000013534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王了庵
主題與關鍵字:
臺灣三字經
描述:
內文:自 序 臺灣鯤洋一彎島也,昔呼大彎;因其周圍近水,故以臺灣名之。或曰:荷蘭人築城如臺在於安平鯤身沙線,沙環水曲成灣,因名臺灣。要之,不離海島之稱者近是。山則崔巍萬疊,田則膏腴萬頃;舟楫可達,林木鬱蒼,西洋人嘗以浩愈磨沙稱之(美島之意)。東望日本、琉球,南屬呂宋、非利賓諸島,西對福建、廣東,皆隔一衣帶水,曾無藩籬之蔽;此不可不知之勢也。 第臺灣自古無專書可考,「隋書」所載曰大琉球,唐、宋以還乃有毗舍耶之稱。毗舍耶者,印度梵語也。毗者,謂地宜稻穀之意;舍耶,即莊嚴也。然皆以海外置之,不通音問。至明中葉,始知有臺灣。未幾,而島夷、海寇相繼竊據。清初收入版圖,三百年來,遂成富庶樂郊。迨乙未之際,白馬盟成,又遭紅羊劫換。時久事繁,以予管見,凡書籍有關於臺灣者計有三百餘種,層出不窮,難以全閱。予用是竊有憾焉,思欲輯為一書,而未得其暇。庚子春杪,適在臺北師範學校,接家電促歸,遂丁父艱。居鄉讀禮餘閒,爰不揣固陋,採諸家之雜說及從東文譯出,編成韻語;倣宋王伯厚先生所著之三字經體,因顏曰「臺灣三字經」。首序位置、名稱、治亂、沿革,繼敘番部種族、山川、物產及經濟上之事業,莫不略舉其端;雖曰地理,而歷史寓焉。 夫一物不知,儒者之恥,西人五尺童子,皆能明五洲萬國之俗、太陽地球之位;吾人生斯、長斯而不知斯地之事事物物,亦可羞乎!古者,周禮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圖用知地域之數,辨其山林、川澤、邱陵、墳衍、原濕之名物,辨其邦國、都鄙之數,故有土會、土宜、土均、土圭之法;而大司馬之職,又有職方氏、訓方氏、土方氏、懷方氏、合方氏、形方氏,無非為地理計者。是地學烏可忽乎哉!大丈夫桑孤篷矢,志在四方,行將馳驅萬里,遊歷五洲;倘不知山川形勢,難免迷途入坎之虞。昔普魯斯之將蹶法國也,普兵皆藏有法國地圖,故履法境如入釣遊之鄉,其獲益固不待言矣。茲予之作此三字經者,蓋欲為本島童蒙示其捷徑,且便於口頭熟讀故也。或謂臺灣特其小焉耳,區區地學何足以廣其見聞;然行遠自邇、登高自卑,前程遠大,不得不先於此開其端也已。 光緒二十六年庚子端午後三日,王石鵬箴盤自序於新竹了庵。
出版者:
王了庵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1962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王了庵(1962)。[自序]。《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10/2c.html(2015/07/21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10/2c.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土地之圖
臺北師範
三字經
端午
白馬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臺語考釋
職官志
附錄 槱兒遊蘆溝橋筆記
天山賦並序
清光緒十二年,彰化縣紳士丁壽泉、劉鳳...
列傳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