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戈爾氏之人生觀與世界觀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020114002219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世英
主題與關鍵字:
臺灣旬報
描述:
內文:吾人生存於宇宙間。生之所自來。不能自知。生之意義與價值。亦不容易了解。數千年來經多數思想家之研究。費無量之精神。仍不能解決人生之謎。然一經歸納。無非根本的人生問題。及人與其環境之關係問題。故太戈爾氏將此意義釋之曰。人生觀與世界觀。 太戈爾氏以偉大之文學家。濡浸於印度精神之中。極力表現東方思想。同時受西方基督教精神之感力。於是印度文明。如火之炎上。遂成戈氏之思想焉。太氏所著「春之循環」云。宇宙之中。純是生命(改變)(運動)又云。人之愛其生命。是以有工作之勤勞。而生命之(起源)(價值)(意義)三者。均繫於愛。故世界者實愛字之所生也。彼雖竭力說精神生活之重要。而對於物質界中仍主張奮鬥主義。常曰。吾決不閉我聽覺視覺觸覺之歡喜快樂。以出生他人之歡喜快樂。以此觀之。則其思想。正欲以物界為生命。期得到最高理想之處。欲使有限之人。實現其無限之地方。故世界之種種事情。均須達到理想之精神。若顧眼前物質之快樂。終必達到水流花謝之末路耳。 夫宇宙有不斷之創新。而人亦有輪迴之繁殖。故宇宙與個人。實有統一調和之意味。日夜在我血脈中運行之生命。亦如人在宇宙中和諧跳舞。一經感觸。便覺有無限精神充滿其間。故宇宙與個人。實為最親愛者。有時曉起凝視神光。便覺此身在世界中。不是外人。人與世界之分離。亦非最終之日。若個人與宇宙永久對立。則不能覺悟到真理矣。且宇宙之創造。即(愛)(絕對)(神)三者之實現也。(愛)即是宇宙。(絕對)即是神。愛為宇宙之母。神為宇宙之基。就兩方面觀之。即自我與非我也。如歌者之唱歌。覺有一自我在裡面。情人。在其情人中另可尋一自我。兩相扶助。以促進宇宙間之進化。此即宇宙之歷程。絕對之實現。然絕對如何實現。只有靠分離與聯合。方可實現自己耳。 進一層說宇宙即是之神之表現。神之變形。「倡檀迦利經」云。爾便是天。爾便是巢。此二語即宇宙觀之大概也。從此又引出人生觀。蓋人之精神。本來與宇宙之大生命合一。精神能於有限中現出無限之顯現。非如星辰之燦爛。花木之美麗。實人之精神而已。人之目的。所要求者無限。以期得不朽之生。 人欲進取。必須重新。吾人所謂死者。其實正為進步之預備。且人生純然為不朽的與無限的。人生達扮無限。並非欲脫離感官世界之紛亂也。要□□□化此世界。而自身不沉淪。於物質生活。人生目的。便能快樂。然一人之快樂。亦不能彼自己得著好處。是要將自己貢獻於(人類)(國家)(神)三者之觀念。此即為不朽之徑途也。換言之。以愛的精神犧牲自己。以服務他人。便是人生正路。若工作不遇遊戲。然小兒須遊戲。方能快樂。故吾人要回到小兒之地位。便應當工作耳。
出版者:
鄭玉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大正11年11月20日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維持漢學策
雲林寺
右筆記
列傳六
列傳三
「雅堂先生餘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