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檔案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公開徵選計畫
國立中正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數位典藏計畫
文明進步之原動力及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之關係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020113002165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三旡
主題與關鍵字:
臺灣旬報
描述:
內文:一、何謂文明 文明者。人類社會的現象之革新也。人類社會的現象之革新。非必即為文明之表現。以革新有善的革新。與惡的革新之分也。然茲之所謂人類社會的現象之革新。即指善的革新而言。歐洲自產業革命之結果。而經濟的現象一新。自民權思想發揚法蘭西大革命之結果。而政治之現象一新。自宗教改革之結果而道德上人心信仰的現象一新。他如哲學上實用主義與直覺主義之發達。文藝上浪漫主義之發達。社會學上新理想主義之發達。何一非人類社會的現象之革新。即皆為文明之表見。顧人類社會的現象。萬有不齊文明之種類。因之不勝枚舉。就抽象的言之。得別文明為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之二方面。此二種文明本質上之關係。實相俟而不可離。特欲明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之關係如何。先不可不知文明進步之原動力何若。請進而以次論之。 二、文明進步之原動力 吾人試反覆觀察今日各方面之文明。究何為而然。乎蓋皆賴人類之力。決非自然之力之機械的發展也。而人類之力云者。為人類的腦髓高尚的活動。即精神力表徵之謂。特人類腦髓高尚活動之精神力。千差萬別。各不相同。其於文明之進步最為有力者何哉。此實古來多數學者歷經討論之問題也。故英國社會學者頡德氏曾著有名之「社會進化論」一書。以二十五年前脫稿。書中力言使社會及文明進步發達之根本動力。實於倫理的宗教的體系中深植其根株之愛他的感情人類之智。力雖能產生科學。發達工藝。至於促成產業革命。與夫經濟組織之變遷。就外形言。其功績固似甚偉。然而不得為社會及文明進步之原動力也。蓋頡氏為深信基督教之人。凡事必於基督植其基礎。以為愛他的感情。原以四海同胞萬民平等為主義。以此為其社會的目標。故歷史上遂有解放奴隸。特權階級日益讓步。引起法蘭西之事。而促進民本主義之傾向。更由是而有普通選舉制之確立。教育之解放。職業之自由。民象立於社會的平等機會之地位。而得發揮其各自之本能。然則此種愛他的感情。實得視為近代文明及社會進步之原動力也頡氏之意。以為文明及社會進步之原動力。為愛他的感情。且舉宗教與道德。為文明中心的要素。然前此巴克爾氏則於其所著「英國文明史」謂道德、宗教、文學、政治。並不能為文明進步之動力。徒足阻礙其發達。為文明進步之原動力者。惟智力耳。故必以智力增進知識獲得為意味之科學發達。始能助長近世之文明。因此則為文明中心的要素者。即所謂科學也。頡德及巴德爾之持論不同如此。吾人試平心以觀。二氏之見解。俱不免過於偏頗矣。 文明進步之原動力。為人類精神力之作用。固勿待言。但若特舉精神力中之愛他的感情或智力。以說明文明之進步。如頡德及巴克爾二氏之所言者。實為無理。試從一人類之發達觀之。智力美的感情愛道德等之精神能力中。何者應特視為最重要且有價值乎。不能為之下判斷也。人或長於智力。或富於美的感情。或偏於愛的感情。更或特具道德的意志。此蓋事所恆有。無須贅述。然若於此多數之人。決定何人特居文明建說之中心。而為活動之要素。又實事之所難能。文明者。最複雜的人類精神能力之表徵也。故人類精神能力之各方面。不得不視為於各種文明上皆有所貢獻也。意大哲學家柯洛西氏之言曰。「就實際言。固不能分別指示各人之才能。而命之為思想之人與活動之人。及以何者為優也。若輩蓋為共同活動者。故於人類之進步。謂為道德的或智力的。又於其推進力。謂為在實際的活動與經濟的活動。或在於哲學。在於宗教者。全屬無益之議論也。」(見氏所著實驗哲學)而格耐格司則曰。「文明若大河流然。自其流入之新支流。而不絕廣增其水量。是故因其時代之進行。而文明之源泉或物質。愈益複雜。今苟欲從或一之源泉。說明全部之河流者。亦實形其愚而已。」(見氏所著人類進步論)夫格奈格司於此所謂文明之源泉。蓋所形造如彼希臘文明或希伯來文明之西洋文明大泉源為意味。固毋待言。特就文明成立各個之要素觀之。亦未嘗不能適用此說也。 美國華德氏。主張社會發達。文明進步之原動力。為人類腦髓之高尚之活動。即精神力是也。精神力大別為道德力、審美力、智力、之三種。此三種精神力。於其起源。固不能尋系統的或年代的順序。即不能視何者為由何者而發達。然欲分別此種精神力高尚之程度與價值之高下。加以分類。即不免陷於誤謬。夫道德力所以求善。審美力所以求美。智力所以求真。此三者。對於文明發達之貢獻何者最多。華德氏蓋有多少置重真之傾向。雖然彼未嘗執此而視為支配文明之中心的要素。實認三者有平等之價值者也。(此氏所著純正社會學) 文明進步之原動力。不外乎精神之活動。而其精神活動之各方面。又皆於各種文明有非常之貢獻。固不待言矣。然若更進而徹底探求文明進步之原動時。則得謂為深結於人類中心之願望與要求也。即此種願望或要求。為欲自己之目的。而刺激吾人之生活。促進吾人之努力。於是文明生焉。故柯洛息爾氏謂文明進步之活動力即人類中心所具之理想。其言曰。「於文明進步之中。為指導新方針之動力者何哉。蓋人類。中心所具之理想也。不絕的建設新文明者亦此種理想也。縱新文明多少為舊文明所蔽。而舊文明苟一旦滅亡衰退。新文明必代之而興。雖多數人。咸具。有此種思想。然得從人人易知之形式而總括之即美之愛。正義之愛。真理之愛是也。」(見氏所著文明與進步)
出版者:
鄭玉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大正11年11月10日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三旡(大正11年11月10日)。[文明進步之原動力及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之關係]。《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8/f6/e2.html(2015/07/21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8/f6/e2.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民本主義
宗教改革
宗教文學
浪漫主義
法蘭西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十二點七分至德州
經營紀
虞衡志
列傳六
軍備志
八月十七日(西曆十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