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檔案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公開徵選計畫
國立中正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數位典藏計畫
物類生死起源之迷信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020112002023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健人
主題與關鍵字:
臺灣旬報
描述:
內文:凡人驟遇可驚可疑之事。往往求一解釋方法。以為精神上之慰安。此種精神。本為科學哲學之出發點。然而迷信者往往如此何也。不過因科學時時向真理進行。迷信者是保守成見。執迷不悟而已。且一切生類之死生現象。最足引人注意。而亦最不容易解釋者。雖近世之科學界中。亦不能看破其中之秘奧。莫怪乎古人視為神奇莫測。況人初生。即能呼吸、啼哭、吮乳、呵欠、打嚏。種種之生活態度。頓時俱備。死後則肢體容貌俱在。只失去活動。此種情形。實容易使樸素之思想發生一種見解。以為人身不過軀殼。必須有靈魂依附。方能活動。如靈魂離開。即為軀殼之死亡耳。但此種思。還是由外象推測。此外常有一種心理作用。尤能助撲素思想。相信有靈魂存在。例如出門之時。所應帶之物。偶忘記一件。在路上只覺得恍惚不安。及遇到一個接觸。忽然憶及。方知忘帶何物。譬如忘記持傘。至路上見他人之傘。或適降雨。此皆為我記憶之刺激。然我忘持傘之時。心中雖不明知。而下意識已有省覺。只是一時不能發現到意識上來。是以只覺有一種茫然若有所失之不安。此種情形。實我所常見者。或有時失落物件於路上。自己雖不明覺。下意識卻以省悟。或在夢中現出失落之地方。此現象誠足以使人深信有靈魂。又信其睡眠時能出遊玩。若一去不返。則人便死亡。 死亡既因靈魂失去。則小孩之產生。自然有靈魂投託矣。然常有大多數人懷此種信念。蓋彼等以為胎兒雖由父精母血團結發育而成。但此不過是一種坏質。必須有靈魂投託。纔能完成生活之小孩。如男女之分別。性質之優劣。壽命之修短。無一不與靈魂有關。 物類之生死。還有點為科學未發達時候之人所稱為奇怪者。即物類生活之時能呼吸。及死後。形體雖然無變動。而呼吸則完全停止。因此不但信氣與生命極有關係。而且更推想到氣實為一切生命之根源。但氣被認為一切生命之根源。實為撲素之哲學思想。不純是迷信。此種見解。在社會上流行極廣。因見物類之生命與呼吸關係如此密切。又見日常食品及用具之類。皆能生蟲。不見飛蛾產卵。但見幼蟲自發生其間。因稱此幼蟲為蒸蟲。認為一種生物。是不必由母蟲生產者。只須有蒸鬱之氣。便可凝結而成。至於下級植物之苞子。尤其微細。尤不能目睹。更確信其為由濕氣結成無疑矣。 此見解不特通俗之相信。即古人著述。關於此等記載。亦指不勝屈。如李時珍本草綱目云。「茯苓史記龜篋傳作伏靈。蓋松之神靈之氣伏結而成。故謂之伏靈。伏神也。」他以為松樹裡發洩一種神靈之氣耳。 現代因歐洲文明之輸入。科學之智識。纔得流到東方。此靈魂投胎之迷信。與撲素之一元論方纔略略打破。然習俗之人。則常依然保守。科學本為迷信之對敵。近代科學之光。雖已漂白一部分。但對於物類之死生及起源之問題。依舊留有神秘。還不能達到精神慰安之解釋耳。
出版者:
鄭玉田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大正11年10月30日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健人(大正11年10月30日)。[物類生死起源之迷信]。《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8/f6/96.html(2015/07/21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8/f6/96.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本草綱目
心理作用
李時珍
慰安
迷信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列傳五
臺灣文社 正式成立,大會記
宗教志
陳旭初先生輝
獨立紀
職官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