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書經籍志佛經書後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010304007093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南華居士
主題與關鍵字:
臺灣文藝叢誌
描述:
內文:周秦之際。諸子朋興。各以學術爭鳴於世。蓬蓬勃勃之象。方之希臘梳拍諸賢。蓋有過焉。宗派淵源。歷觀莊子天下篇。荀子非十二子篇。淮南子要略篇。史公六家要指論。班固漢書藝文志等篇。且詳之矣。迺自劉徹定一尊於儒術以後。惟王允始著問孔剌孟之書。此外亦祗劉知幾揭疑感之篇。李贄倡焚書之議。餘子碌碌。皆莫敢逾越範圍。大有非孔子之書不敢觀。非孔子之志不敢存之概。死守孔子裙下。轅駒觳觫。狀至可憐。二千年來。沈霾昏黯。久無學術之可言矣。幸而佛典東來。既於宗教有所尊循。復於學術得資倡導。豈特中土生靈之幸。抑亦一切有情無窮之福也。佘嘗以諸家學術。與佛法再四衡量。譬之物也。諸學若枇糠。佛法如珠璜。譬之水也。諸學若一勺之多。佛法若稽天之浸。譬之光也。諸學若一螢之火。佛法若日輪之耀。譬之容積也。諸學若無內之小。佛法如無外之大。距離相去。神禹且不能知。巧歷且不能得也。夫佛法精蘊。具在藏經其章章於人心目。已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者爾。無待鈍根如我之詞費。固已彌綸於三千大千世界之中。芸芸眾生。雖欲自絕。吾知其橫盡虛空。豎盡來?而皆不可逃也。然吾以記載學略之職。志於歷紀中邦諸子之次。即應繼以佛乘。為漢魏以還。敘述佛學源流義蘊。而能鉤玄提要者。無如此篇。惟篇中辭語。直譯梵音。淺根落植。索解綦難。聊舉所知。略事銓釋。藉供研究之資。蘄廣佛恩之布。是以因緣而慈航普度則覆載群生。皆成佛果。是則余之願望也夫。
出版者:
鄭汝南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大正10年4月15日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撫墾志
中外古今變故書述□日儒
虞衡志
建國紀
列傳一
虞衡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