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降匈奴論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010206008354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林開泰
主題與關鍵字:
臺灣文藝叢誌
描述:
內文:自古謀人之軍師。敗則死之。此固天經地義。責不容辭,倘不死而降。則忘君事仇。何所逃其罪於天下後世。然苟出於不諳大義之偏稗末士。猶可說也。不謂竟出於才勇俱全,素稱國士之李陵。按陵李廣之孫也。善騎射。愛人下士。武帝以為有廣之風。授騎都尉。壬午二年。上遣貳師討伐匈奴。欲以陵為貳師將輜重,陵恥為屬役。自願率所教之步卒五千。獨當一隊。涉單于庭,陵之志可謂壯矣。雖為。特血氣之勇,而欲以身予敵耳。夫匈奴 ?為害。歷代以來。所難征服,雖高帝之強。猶以三十萬眾。被圍平城。幾至不免。陵提五千步卒。深入胡馬之地。思僥倖以成功。是猶以卵投石。以肉餒虎。其敗亡也。皆自取耳。然既敗矣。則應奮鬥而死。以蓋其喪師辱國之愆。以全其舍命忠君之節。庶幾名垂史策。光及家門,則雖敗猶榮。雖死猶生。豈非大丈夫之壯事乎。乃當勢窮力竭之會,自嘆無以報陛下。俯首遂降。不思膝一屈不可復伸,失一節不可復全。雖有果敢殺敵之功。庸足贖其罪乎,則試為歷舉其狀,其孤軍深入。是為無智。臨難不死。是為無勇。背君事仇。是為不忠。貽殃老母。是為不孝。智勇忠孝。四者俱失。尚何所容於天地之間乎。當時漢廷諸臣。群議嘖嘖。咸論其罪。獨司馬遷盛稱其人品,歷舉其戰功。謂陵之不死,欲得其當以報漢。曲為解說,而究之鐵案已定。公論難逃。適觸人主之怒。終莫能為之解說也。陵祖李廣。不甘對簿之羞。刎身絕域。故人子卿。不屈降胡之膝。伏劍虜廷。轟轟烈烈。視死而歸,彼陵也七尺之軀。一世之雄,其自命居何等乎。奈何臨危惜死。忍恥降胡,負國恩。墜家聲。被惡名。生既無面以對故人。死亦何顏以見乃祖乎,嗚呼。一生不舍。終古貽羞。其殆陵之謂歟。
出版者:
鄭汝南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大正9年10月15日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臺灣哀詞
商務志
臺語考釋
列傳六
刑法志
鐵峰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