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論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010201003987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郭汝川
主題與關鍵字:
臺灣文藝叢誌
描述:
內文:世之貪富貴。功名者。代不乏人。求其功名成就。能如范蠡扁舟以遊。超然物表,而與世無爭。於人無求,得遠殺身之禍者。西漢以來。其有張良其人。夫良三傑中之一也。其先世相韓,因韓滅而思復讎。故酈生之荐得行。蕭何輔主成志之言易入。不然,良自良。漢自漢。良豈易為漢有哉,然良智者也。智則必能識主,故漢高一見。知其能成大事。足與有為,而專心與謀。所以咸陽之據,於項王背約。則造謠勸歸,留關中地以待王,於高祖被拘。則因陳平項伯。以求脫身。其入褒中,則返歸以謀三事。是皆智以成其傑。卒使力能扛鼎,勢足拔山之項王。雄擁百萬之眾。身死烏江,而天下唾手可還。豈非良以主其謀哉。不第此也。鴻門大會,正楚漢興亡之秋。成敗之際。其舞?也,則自視項伯。其救主也,則急尋樊噲。其還灞上也。則獻玉璽。納珍寶,以求歡項王。無非以甘言餌之者。餌彼西楚之天下也,迨帝業己成。良正宜與高祖坐享萬眾。以樂昇平。以盡天年。而乃有遠數遯之舉。是蓋識機務於當先。知有韓彭欒陳之禍。而自投於寂寞閒散地,從赤松子遊。以保全其身,其視世之誇金紫。戀繁華。坐高堂。列鼎食者。相去為何如也。意良誠與越之范蠡。淡然名利。後先輝映,同一解人也。良誠傑者與。
出版者:
鄭汝南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大正9年3月15日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十二點七分至德州
附頭份弔古詩
列傳七
農業志
虞衡志
古今詩話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