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論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010201003956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東魯後人
主題與關鍵字:
臺灣文藝叢誌
描述:
內文:古來之英雄豪傑。往往能忍人之所不能忍。而後能成大事,當子房博浪錐秦。不能得志。滿腔熱血。鬱鬱難舒。豪邁之氣。一往直前,幾置性命於不顧。又何忍之足云,乃秦政大索十日。終無所得。子房得逍遙為下邳之遊。其履險如夷,實有過人之機智。而非當世剌客之流。輕於一試,無關家國興替者。可同日而語也。夫天下事必有忍乃濟,子房機智雖有餘。而不免犯小不忍之戒。圮上老人。試以事所難為而挫折之。以抑其堅強不拔之氣。所以成就之者甚大。後日佐高祖定天下。無不以忍之一字相終始。懲前毖後其獲益於圮上老人者。豈淺鮮哉或曰子房貌如婦人好女,其善當忍有夙根。前此博浪之椎,特報韓心切。有所激而為耳。非真有慕乎荊軻聶政之風。而樂為此悻悻之舉也,然人無動心忍性。無以增益其所不能。椎秦不中。安知非天之將降大任。而使之行拂亂其所為耶,子房於不中之後。潛匿山澤。當憬然於一匹夫之勇。不足以成大事。而思以鎮重從容出之。故聞圮上老人之言。知其為當世之隱君子。敬而聽之。甘奉令承教而不違,老人謂孺子可教。蓋知子房有悔心之萌。而導之行大丈夫之事也。厥後借箸前籌。躡足附耳,決大疑。定大計。不動聲色。而措天下於秦山之安。皆此取履納履,忍人不能忍之心。有以擴而充之耳。史稱蕭韓子房為三傑。而蕭不免下獄,韓不免殺身。子房獨能自全。以功名終。忍之有益於人大矣哉。
出版者:
鄭汝南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大正9年3月15日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生平紀要
附錄 槱兒遊頤和園筆記
外交志
下龍門臨伊水
軍備志
清同治十二年,林淵源、蔡德芳奉憲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