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檔案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公開徵選計畫
國立中正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數位典藏計畫
詩與文孰重論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010112004463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陳錫儒
主題與關鍵字:
臺灣文藝叢誌
描述:
內文:文運之盛衰靡定。詩學之興廢無常。夫亦視乎其時焉而已。時而尚文也。則文重。時而尚詩也。則詩重。詩與文。皆視時世為轉移。文與詩。遂為時人所取舍。是詩與文之孰重也。似未可舍時而論斷之耳。試觀炎漢之時。文運大興。董賈班馬之徒。皆以文章鳴於世。而蘇李河梁之詠。尚未之聞。此其時固重文之時也。又觀盛唐之時。詩科取士。李杜元白之流。咸以詩學著其名。而行文之法。亦尚駢體。此其時即重詩之時也。降及後世。或重詩。或重文。或詩文並重。要皆因時而見之耳。即如我臺改隸後。詩社林立。詩學勃興。擊缽之吟。不絕於耳。則又似詩重於文之時矣。而近年來文社崇文。後先繼起。論說之課按期收徵此又似文重於詩之時矣。若是。則詩與文孰重之說。亦當視乎時世之所尚。時人之所好己耳。未可遽為衡斷也。嘗見有重文而不重詩者曰。詩乃文之餘事。彼夫裁花剪草。步月吟風。寫景描情。無關實效。豈若文之鴻篇巨製。議論縱橫。可以載經國之謨猷。可以傳聖賢之道統。彼區區雕蟲小技者。何能與之同日而語哉。此固重文之說者也。又見有重詩而不重文者曰。文非詩不雅麗。彼夫據事直書。貽譏樸質。繁徵博引。大費苦心。豈若詩之鏤金戛玉。可以助人興觀而群怨。可以使人淑性而陶情。又何必事煌煌巨篇。而後能暢吾所欲言也。此即重詩之說者也。而究之詩與文之孰重。當以時為之決焉。蓋時而在朝廷也。謨猷獻替。疏奏陳言。則文重而詩輕。非詩之不可獻替陳言也。長門之賦。御屏之譜。皆能動君上之聽納。特是少焉耳。究不若文之多也。則在朝之時。其必以文而重也明矣。抑時而在草野也。山水遨遊。賓朋贈答。則詩重而文輕。非文之不可遨遊贈答也。蘭亭之記。盤谷之序。皆可作友朋之酬應。特是暫焉耳。究不若詩之常也。則在野之時。其必以詩為重也又審矣。括而言之。文為經世之大猷。詩為遯世之大要。詩與文之孰重。似毋庸過為甄別。惟以一時字決之斯可矣。是則並重之謂也己。
出版者:
鄭汝南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大正8年12月30日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陳錫儒(大正8年12月30日)。[詩與文孰重論]。《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8/df/f4.html(2015/07/21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8/df/f4.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大猷
李杜
班馬
盤谷
經國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軍備志
附錄 槱兒遊蘆溝橋筆記
列傳四
列傳三
軍備志
十二點七分至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