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價值論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010111003748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許澄坤
主題與關鍵字:
臺灣文藝叢誌
描述:
內文:天下皆物也。大而別之。曰自然物。曰人造物。夫既曰物。莫不有價值存焉。然而價值之中。有有形之價值者焉。有無形之價值者焉。有形之價值。淺而易見。其力微。無形之價值。深而難量。其功大。微則有時而消。有時而長。天演公例在所不免。大則莫測所始。莫測所終。宇宙真理可與長存。我漢文何如乎。漢文亦物也。亦有價值在也。其為自然之物乎。抑為人造之物乎。其為有形之價值乎。抑為無形之價值乎。吾也橫覽古今之變。縱觀品類之繁。敢一言以蔽之曰。漢文者自然之物。而非人造之物也。無形之價值。而非有形之價值也。世皆謂漢文為漢人之物。漢人之盛衰。實漢文與之同憂戚者也。今漢人已衰矣。而漢文亦隨之而衰者。毋乃時勢使之然耶。然亦思漢人之衰。非自今日始乎。周於犬戎。漢於匈奴。晉於五胡。唐於吐蕃。宋於蒙古。明於滿州。可謂慘矣。乃未幾而暗者忽明。明者忽暗。夷狄己成一家。滿蒙視為同種蓋以漢族人口。在地球上占有四分之一。具有左右世界之能力。默化人種魔術者也。其同化異族也不以強迫。而以懷柔不以急切。而以漸漬。他族不悟此理。往往以為漢土可據而有。漢人可坐而治。漢文亦可得而滅之矣。不知一人漢土。皆墜其術。反為漢人所制。日以漢文為樂。而忘其固有之天真。英之李提摩。米之林樂知。是其明證。且也文化之法則。非以智勝愚。實以眾克寡。英美德法之於各殖民地。其程度不可謂不高。其理想不可謂不妙。爾乃爰居爰處。遲之久。遲之又久。終為土人所化而不自知。迨薄言旋歸。舉國之人相為驚愕。察其五官四肢。猶是前之英美德法也。觀其視聽言動。則異乎今之英美德法也。噫異矣。西人知其禍之烈也。故屢唱支那保全。非厚愛漢族也。亦非勢均力敵。壤地相接。因而啟戰爭之端也。誠以綿繡山河。一旦入我版圖。少留人則不足用。多留人鑑於歷代昭然之史蹟。文明一定之原規。竊恐幾世紀後。西人變為漢人。西文化為漢文也。不然。以列強之兵力。之理財。之政治。而欲征服漢文。剪除漢文。僅一折枝之易耳。今也五大洋之潮流漰湃。九萬里之。山岳縱橫。凡有漢人之足跡。即有漢文之切蹉。此正漢文與他文互相折衝交換智識之時期。洋洋乎若朝霞之煥彩。油然而自生。浩浩乎若春草之芳菲。勃然而不可遏。是知漢文乃漢人之精神。漢人雖有盛衰而精神則不生不滅不姤不憎不增不減也。精神而不生不滅不姤不增不減也。斯漢文在森羅萬象之中乘陰陽二氣之正。或此沒而彼現。或往過而來續。料其為空而忽見為色。料其為色而忽化為空。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彊。較之滿蒙戎狄之文。國興與之俱興。國亡與之俱亡者。不啻霄壤之別。月鱉之差。夫豈人力之所能為。有形之所共見也哉。故曰漢文者自然之物而無形之價值也。
出版者:
鄭汝南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大正8年11月15日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列傳四
度支志
右筆記
職官志
宗教志
古今詩話菁華(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