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界叢談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010111003738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陳福全
主題與關鍵字:
臺灣文藝叢誌
描述:
內文:自冬至以後。太陽復向北而行。再啟三陽之歲聿矣。天地既有如斯自然之能力。依四季循環迭運之無窮。其間秩序整然。絲毫不紊者。厥惟自然力之功耳。 四季之境界及日數。(春)自春分及夏至之間。即三月廿一日至六月二十日止。計九十二日也。北半球屬春。南半球為秋令。(夏)自夏至及秋分。即六月廿一日至九月廿三日止。計九十五日。北半球為夏。南半球屬冬季。(秋)自秋分及冬至之間。即九月廿四日至十二月廿一日止。計八十九日。北半球為秋。南半球屬春令。(冬)自冬至及春分之間。即十二月廿二日至三月二十日止。計八十九日。閏年九十日。北半球屬冬。南半球為夏季。 各季晝夜之長短。(春分)各地晝夜平分。夏至晝長已達其極。東京晝間十四時三十二分。夜間九時二十八分。北極之永晝凡六個月。南極之永夜亦六個月。(秋分)各地之晝夜亦平分。冬至夜長亦臻其極。東京晝間九時四十五分。夜間十四時十五分。北極之永夜亦六個月。南極之永晝亦六個月。 各季長短之原因。依實際上而推求。乃地球運動之速力。就各軌道之異同。而生其狀態也。以各季日數而計算之。春夏多而秋冬較少也。春夏計一百八十七日。秋冬約一百七十八日。以其零數或加一日。則謂閏年。 四季之寒暖。乃氣候之關係。而生出夏暑冬寒。或炎陽酷熱之際。朝夕更有?風之徐來也。此種亦一重要之問題。略為究之。或云夏令之地球。接近於太陽。以致為暑。冬令之地球。遠距於太陽。則地表上為寒也。或云太陽之光線。由正面之直射。或側面之斜照。均有距離遠近之殊。依其溫度而生也。夏令之陽光。由頭上直射為暑。各季之陽光。從側面斜照為寒。或朝夕而生?風。日中而變暑氣。亦同其理也。此乃寒暖之原。而為科學之論。 太陽之光線。雖謂直射及斜照。而生溫度之差異者。尚有二種之理也。(一)常有一定之日光。而有一定熱量之原則。以溫度之多寡。照其面積之廣狹。而變其氣候。試以一定之日光。而以管蠡導之。直射於板上。其映照之範圍狹。則所受之溫度因之而沸高也。若斜其照角。所射之光線擴大。其溫度自然稀薄。因之而低降。(二)溫度者或光線通過空氣層之大小。亦因之而變也。空氣層之大小。亦為來照角關係耳。然空氣受日光熱量所蒸。溫度被其吸收。是謂光線直射者。溫度必強。而光線斜射者。溫度必弱。綜而言之。四季之寒暖。朝夕之氣溫。非太陽距地球遠近之關係。乃日光直射及斜照之差異也。 地球之外部。依表面而觀之。或高低凸凹。或山嶽丘陵。其間有江淮河漢。以滋生植物。並為動物棲息之所。山有種種之岩石。並及礦質寶類。此為世人所熟知。然則地球之內部。究由何物而成。而呈如斯之狀態。就各學者而撮合之。亦須推測。以供攷考。 地熱□太陽之熱光。能照於地球之表面者。此為世人之周知也。然而地球亦固有自然之熱度。但日光之熱。只限其外部耳。如四季之寒暑。晝夜之冷暖。及影響於地表者。其於內部。別有一種之熱。而生出種種之作用。以彼之火山及溫泉之現象。而推知此熱因為地球內部之熱。為天然質也。並能吸收外熱以湊導之。 常溫層率。□地球內部之酷熱。發出近於地表之際。其氣次第薄弱。依之而發散於地表上。或受太陽熱光影響之混淆。兩者接近。復被地熱所吸入於地下者。稱曰常溫層。約在三尺及九十尺之間。 地中增溫率。□地裏之溫度。由常溫層起點以下。逐漸增加。平均每百尺以下。攝氏溫度每增一度。其深入於地中者。稱曰地中增溫率。然此增溫層。依地殼搆造之異。或岩石種類之殊。熱度傳導之分歧。或地下水濕過多。而奪其熱者有之。然地球內部。實有非常之高溫。依地中二千尺以下之間。攝氏溫度均達二千度。其有熔解岩石之高熱。致有火山之活動。溫泉之湧出。此則為地熱之證據也。 地球內部狀態□其間既有酷熱。而狀態變幻如何。諸地文學者。尚有兩說。莫衷一是。(一)熔體論。乃據地中增溫率而言。則地球內部所有岩石及礦物等。受其熱度之熔融。而衝出於地殼之外。依而有火山噴出。其灰曰岩漿。噴火口稱曰熔圈。(二)固體說。右之熔體論而言。其於地球表面。則有非常危險之存在矣。若云地殼能被熔融體所衝。其殼必薄。縱遇潮汐漰湃。其地殼必為所破。而內部之岩漿。必能迸出。此理似近謬論。茲據固體說之原理。乃內部具有岩石之固。其性質大異於地表。係受壓力之凝固。縱然壓力減退。忽變為溶融體。而沿地殼之裂罅。或就其薄弱之處而迸出者。是謂熔岩也。 地球內部物質□既有前記之狀態。必具天然之物質。欲究其原。須由內外比重而推考。其內部若無重量之物質。何必能成斯地殼哉。試就物質平均而論。同容之水。約重二倍八。地球全體之水。重約五倍六。其內部有一一、三之比重。稱謂重圈。即地球搆成之物質。應係金屬質。或特鐵分而成。而星霧說云。地球乃星界之隕石。其成分亦屬鐵質。所以火山噴出之岩石。均含有多量
出版者:
鄭汝南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大正8年11月15日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列傳五
入毓粹門
陳旭初先生輝
埔里社(第十)〔志〕
連雅堂先生家傳
天山賦並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