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通史自序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010102000181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雅堂
主題與關鍵字:
臺灣文藝叢誌
描述:
內文:臺灣固無史也。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開物成務。以立我丕基。至於今三百有餘年矣。而舊志誤謬。文彩不彰。其所記載。僅隸有清一朝。荷人鄭氏之事。闕而弗錄。竟以島夷海寇視之。烏乎此非舊史氏之罪歟。且府志重脩於乾隆一十一年。臺鳳彰淡諸志雖有續脩。局促一隅。無關全局。而書又己舊。苟欲以二三陳編。而知臺灣之大勢。是猶以管窺天。以蠡測海。其被囿也亦巨矣。夫臺灣固海上之荒島爾。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至於今是賴。顧自海通以來。西力東漸。運會之趨。莫可阻遏。於是而有英入之役。有美船之役。有法軍之役。外交兵禍。相逼而來。而舊志不及載也。草澤群雄。後先倔起。朱林以下。輒啟兵戎。喋血山河。藉言恢復。而舊志亦不備載也。續以建省之議。開山撫蕃。析彊增吏。正經界。籌軍防。興土宜。勵教育。綱舉目張。百事俱作。而臺灣之氣象一新矣。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龜鑑也。代之盛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虛。均於是乎在。故凡文化之國未有不重其史者也。古人有言。國可滅而史不可滅。是以郢書燕說。猶存其名。晉乘楚杭。語多可採。然則臺灣無史。豈非臺人之痛歟。然脩史固難。脩臺之史更難。以今日而脩之尤難。何也。斷簡殘編。蒐羅匡易。郭公夏五。疑信相參。則徵文難。老成凋謝。莫可諮詢。巷議街譚。事多不實。則考獻難。重以改隸之際。兵馬倥傯。擋案俱失。私家收拾。半付祝融。則欲取金匱石室之書。以成風雨名山之業。而有所不可。然及今為之。尚非甚難。若再經十年二十年而後修之。則真有難為者。是臺灣三百年來之史。將無以昭示後人。又豈非今日我輩之罪乎。橫不敏。昭告神明。發誓作違。兢兢業業。莫敢自遑。遂以三稔之間。撰成臺灣通史。為紀四。志二十二。傳四十六。凡七十有三篇。表圖附焉。起自隋代。終於現世。縱橫上下。鉅細靡遺。而臺灣文獻於是乎在。洪維我祖宗。渡大海。入荒陬。以拓殖斯土。為子孫萬年之業者。其功偉矣。追懷先德。眷顧前途。若涉深淵。彌自儆惕。烏乎念哉。凡我多士。及我友朋。惟仁惟孝。義勇奉公。以發揚種性。此則不佞之職也。婆娑之洋。美麗之島。我先王先民之景命。實式憑之。
出版者:
鄭汝南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大正8年2月10日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文學史概論
富順宋芸子太史育仁
列傳六
宗教志
軍備志
右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