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教論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010101000029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曾國金
主題與關鍵字:
臺灣文藝叢誌
描述:
內文:今夫教不尚異。必期可法可傳。亦教貴求真。乃能可久可大。若我孔子生民未有。其道如天之高。仰焉莫窮其究竟。如海之深。探焉莫測其底蘊。然其所以教人者。言語文章循循有序不惟賢智之人固能知之行之即夫婦之愚亦能知之行之也是即人格之所以成也。人群之所以合也。國家之所以利也。大哉孔教。懸日月。塞天地。可法可傳。可久可大也。乃或者曰。孔教通於古。而不通於今。是淺視乎孔教者也。其意新理新學發明於當今世界中者。層出不窮。以視孔教庸行庸言。有凌駕而上之勢。而不知梭格拉底。未嘗造輪船。而造輪船者必宗其法。亞里士多德。未嘗用電線。而創電線者必重其人。則今日諸學日新。思潮橫溢。安知非孔教中之所範圍者乎。蓋孔教之精神。上繼往聖。下啟來學。可對二千年前之人而言。即可對二千年後之人而言也。其通義之萬世不易者固多。其別義之與時推移者亦不少。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是孔子集群聖之大成。為時中之至聖。使生於今日。吾知孔子自有所以教之也。或以他教之學術思想。有益於吾教者。融會而貫通之。或以吾教之學術思想。遠勝於他教者。標準而指示之。誘掖獎勸。造成今日世界。面目為之一新。又烏在其通於古。而不通於今乎。又曰孔教私德多而公德少。未免為教育之缺點。此亦過刻之論也。蓋公德與私德。有不容偏廢之義。孔子之於公德。亦何嘗不引人入勝乎。如魯論所謂愛眾親仁。所謂老安少懷。所謂立人達人。所謂忠恕之道。所謂不爭不黨。所謂學道愛人。大學所謂明德新民。所謂齊家治國。中庸所謂盡人盡物。所謂不害不悖。凡此之類。發揮公德者。言簡而意賅。雖有時諄諄訓誨。勗人以私德者。即所以裕乎公德之本也。若私德虧缺。公德其何有乎。此所謂有天德。然後可語王道也。又烏在其為教育之缺點乎。又曰孔教近於專制。此亦不通之論也。當漢之初。與孔教爭衡者。墨也。法也。道也。然不數傳。而凘滅殆盡。而巋然獨存者。惟此孔教。在孔子立教之初心。非以其教專制天下。道中庸語孝弟。與民言服從。與君言仁政。無迷信。無仇外。不立己之門戶。不禁人之懷疑。來者不距。往者不追。歸斯受之而己矣。彼夫佛曰天上地下。惟我獨尊。耶曰獨一無二。上帝真子。而孔教無此專制也。是以其教洋溢乎中外。數千年來深積民族腦精骨髓。遞相尊崇。遞相親愛。遞相佩服。吾孔子初無容心也。又烏在其近於專制乎。大哉孔教。千載上之真傳。賴之以顯。大哉孔教。千載後之人物。賴之以成。近年以來。地無南北。孔教之傳播。共沾帝澤之宏深。而祀孔之典依當道之維持。益加優禮。蓋與漢高大牢之祀。後先輝映。將見孔教之真理。我帝國之文明。獨占全勝。夫何難高掌遠踱。爭光於五大洲之上也哉。
出版者:
鄭汝南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大正8年1月1日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盛京賦
典禮志
愛爾蘭之形勢 (THE POSITI...
關征志
連雅堂先生所著臺灣通史
農業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