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鳴鳳村客家聚落

客語拼音:四縣:minˇfung cunˊhagˋgaˊqi log

別名:枋寮坑、東三湖

名稱:鳴鳳村客家聚落客語拼音:四縣:minˇfung cunˊhagˋgaˊqi log別名:枋寮坑、東三湖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識別資料:A3-1000512-2009-000350
著作者:
普查人員:徐瑜
主題與關鍵字:
類別:聚落
種類:漢人街庄
描述:
歷史沿革:頭屋鄉的拓殖,嘉慶以前以西半部平原區為主,道光以後,陸續向東深入山區。頭屋鄉的開拓至光緒20年(西元1894年),日本時代前,全境均已開墾殆盡。開發路線自西向東推進,所以漢人遲至同治末年始至東三湖披荊斬棘,以啟山林最初。漢人主要來此採樟腦或闢園種植雜作,並未定居。當時山區仍有原住民盤據,漢人必須時時防範原住民的偷襲,開墾斯地,可謂歷盡艱辛。道光末年,謝盈常入闢番仔寮。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以徐振學為首之「全和成」墾戶,開拓天花湖、牽牛坑、四方石、三湖、向東排等地。至光緒中葉墾民塗保財率族人定居於原鳴鳳國小附近地區,是漢人移居東三湖之始。
歷史脈絡與保存價值:位於老田寮溪南岸支流枋寮溪上游坑谷,海拔高度約300公尺,因山谷彎曲狹窄,為頭屋鄉較晚開發的地方,舊名枋寮坑,舊大字又稱「東山湖」或「東三湖」,蓋因此區東方有一連三個小山間的小盆地(客語稱窩湖)而得名;枋寮坑在枋寮坑溪最西側地區,早期有木匠入山,在此搭建鋸木工寮而得名。日本時代已設莊或保,台灣光復初期設枋寮坑村,民國36年(西元1947年)因此地有山形似鳳的鳴鳳山,經村民決議改為鳴鳳村,民國67年(西元1978年),原老田寮仁隆村1鄰併入。
地區整體特色:鳴鳳村早期以木材業為主,日本時代發展礦業,以煤礦、玻璃砂為主,興盛時期,此地曾被稱為「小上海」,燈紅酒綠、徹夜歌舞;而在頭屋村到象山村之間,也因這裡的礦砂設立了相當多玻璃工廠,只是好景不常,煤礦與玻璃砂礦業今已冷落蕭條,不復當年盛況。
日期:
建檔日期:2008-10-20
來源:
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系統
語言:
中文
關聯: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地方耆老口述;地方誌(書名:頭屋鄉誌、重修苗栗縣誌);文獻期刊(書╱篇名:國立聯合大學「客家祭典與文化」第二屆苗栗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五月飛雪,古道綿延─鳴鳳山開發史與產業發展之研究)
範圍:
所在地:苗栗縣頭屋鄉
經度:120.896902
緯度:24.564649
管理權:
客家委員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名稱:北埔村客家聚落
名稱:北埔村客家聚落
名稱:老大路關(河霸)新大路關(坪頂...
名稱:老大路關(河霸)新大路關(坪頂...
名稱:北埔鄉內坪村落遺跡
名稱:北埔鄉內坪村落遺跡
名稱:興南村番仔埔
名稱:興南村番仔埔
名稱:老莊
名稱:老莊
名稱:北坑村客家聚落
名稱:北坑村客家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