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興南村番仔埔

客語拼音:四縣:hinˊnamˇcunˊfanˊeˋpuˊ(fanˊeˋpuˊ)

別名:番仔埔

名稱:興南村番仔埔客語拼音:四縣:hinˊnamˇcunˊfanˊeˋpuˊ(fanˊeˋpuˊ)別名:番仔埔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識別資料:A3-1001313-1103-000305
著作者:
普查人員:徐斐培
主題與關鍵字:
類別:聚落
種類:漢人街庄
關鍵字:番仔埔、平埔族、勸化堂
描述:
歷史沿革:清代屬鳳山縣港西下里「番仔埔」及「早子角」庄。在日明治34年(西元1901年)阿猴廳內埔支廳港西下里「番仔埔」及「早子角」庄。日明治37年(西元1904年)阿猴廳內埔支廳港西下里內埔庄「番仔埔」及「早子角」。日大正9年(西元1920年)以後,本村屬於內埔大字的一部分,光復後改名為興南村。「番仔埔」顧名思義,曾是平埔族下淡水社的移居地。但隨著漢人勢力逐漸強大後,弱勢的平埔族多往東遷至老埤等地,本聚落目前為客家聚落。
歷史脈絡與保存價值:當荷蘭人占據臺灣時,此地有潘姓的原住民(現稱平埔族人),客家人在明末清初隨鄭成功到臺灣又遷居此地時,這些原住民就自動搬至離山較近的老埤,就成了現在的老埤村。由於客家人有自己才是真正的漢民族的沙文意識,加上這些人和山胞一樣皮膚黝黑,所以就稱這些人為番人,稱他們居住的地方叫「番仔埔」。客家人鳩占鵲巢後,有位很有名的堪輿師說:此地屬於蛇龜相會的地形,是個會興旺的好地方,於是重新把地命名為「興南庄」。目前聚落的信仰中心為勸化堂。
地區整體特色:興南村位於內埔鄉的東南方,北為義亭村、東勢村,西為東寧村、內埔村,東南隔著東港溪與萬巒鄉為界,本村由兩個聚落組成,「番仔埔」及「早子角」。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計畫
日期:
建檔日期:2010-08-15
格式:
數量:1
來源: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資料庫
語言:
中文
關聯: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台灣地名辭書;地方耆老口述
範圍:
區域範圍界定:展興路、昌宏路、興義路之間區塊
所在地:屏東縣 內埔鄉 興南村
經度:X:120.581151
緯度:Y:22.615217
管理權:
客家委員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