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新聞
綜合分類
經濟建設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影音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新聞類
經濟建設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台灣電影數位典藏及推廣計畫
電影作品
大面積甘藷機械栽培觀摩會
影帶名稱:台影新聞史料(2008數位化)270卷
推薦分享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詮釋資料識別碼:cca200101-nw-TFN1157_4
影帶編號:TFN270
資料類型:
原件與否:重製╱轉拷
藏品層次:合集
主題與關鍵字:
主要主題:經濟建設
次要主題:農林漁牧鹽
描述:
台南縣位於嘉南平原,氣候、土壤都適合甘藷栽培,過去大部分農友採用粗壯栽培,因此產量很低,影響了農友的收益。 由於工商業發達,農村青年大量湧入城市,造成了農村人力的缺乏,使得生產成品也相對提高。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台南縣特地舉辦了1項大面積甘藷機械栽培觀摩會,推廣介紹改良方法。這項觀摩會主要是以大面積集團栽培為目標,推動機械化的整地、種植和收穫。另外採用新育成的甘藷品種台南15號,這種甘藷的特點肉黃色、味道好,比一般品種長得快,在多的雨水根部也不會腐爛。這些優點經過了現場實地的說明,更加深了農友們的印象。 除了改用優良品種,改良的方法還包括:推行窄行密植、水平淺插、合理施肥、適當灌溉和防治病蟲害,都是針對以往的缺點,研究設計的改良方法。 台南縣從民國52年起,辦理這種綜合技術栽培示範,由從前小面積的實驗到現在大面積的栽培,成績都非常良好,歷年來平均產量和一般比較,增加了55%,每公頃的純利也增加了65%,可以說是提供產量最有效的途徑。 甘藷涵有豐富的澱粉質,水煮、火烤都很可口,還可製成甘薯簽最為飼料。用機械製造甘薯簽不僅節省勞力,而且栽培、採收、製造一貫作業,更發揮了高度的機械功能。 這項由農民廳主辦,台南農業改良場技術指導,台南縣政府農會和鄉鎮公所執行的工作,由於計畫周詳、執行確實,所以效果良好,獲得農友們的信心,也使的未來發展有了一個好的開始。
出版者:
台灣省電影製片廠
日期:
事件時間:不詳
實體典藏日期:2008-11-27
格式:
影帶格式:Digital Betacam
數量:1卷
所屬實體影帶全卷總長度:00:30:07
畫面比例:標準
系統:NTSC
色彩:彩色
聲音系統:磁性╱Stereo
語言:
中文
範圍:
事件涵蓋空間:亞洲╱台灣╱台南縣
管理權:
典藏國家:台灣
典藏單位: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使用限制:開放:允許授權使用
授權聯絡窗口
影視聽中心服務信箱及電話
service@tfai.org.tw
02-85228000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作者不詳(不詳)。[大面積甘藷機械栽培觀摩會]。《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3a/1a/9c.html(2023/07/04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3a/1a/9c.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農林漁牧鹽
嘉南平原
病蟲害
甘藷
甘薯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金鎖記》推廣照006
《金鎖記》花絮照001
主要題名:蔣中正總統與台灣專輯
富庶之鄉-西螺鎮
新個龍潭人-龍潭
旺來的故鄉-關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