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孔子廟

彰化孔子廟
彰化孔子廟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主題與關鍵字:
台灣建築
描述:
簡介:建築細節冠於全台的孔廟
建築樣式:廟宇建築
  1、沿革──雍正4年由知縣張鎬創建,至乾隆16年及18年,分別由邑令整修。第一次大規模的修建在乾隆24年(1759年),由知縣張世珍主持,此次修建將主軸、白沙書院及明倫堂之格局關係大抵界定。乾隆51年林爽文舉亂焚城,聖廟兩旁的附屬建築都遭燬損,只剩下中軸部分。直到嘉慶16年(1811年)知縣楊桂森復建被燬的明倫堂,但移建在廟的兩側。其後,至道光10年(1830年)又一次大修,這次的結局使得彰化孔廟有了很完整的規模。   據現存廟內之碑文得知道光以後較重大的修建只有兩次,一次為昭和8年(1933年),另一次為民國48年(1959年)。然而到了民國60年左右,地方上有些不明事理人士進行醞釀出售孔廟地皮,企圖售予商人興建所謂商業大樓。全臺譁然,經過有心之士的奔走呼籲,才倖得保留,縣政府並撥款依據原貌整建修復,已於國67年(1978年)完工。此誠為臺灣建築史之大事。   2、平面及形式──聖廟、明倫堂及白沙書院皆坐北朝南,廟之主軸部分自南而北依次為萬仞宮牆、照壁、泮池、櫺星門、禮門義路、大成門(戟門)、大成殿、東西兩廡及最後的崇聖祠。其中萬仞宮牆照壁及泮池於日據末年因拓寬馬路而遭拆毀。東邊的建築物以明倫堂為主,另有福德祠及學廨。   西邊的白沙書院現已片瓦不存,但依彰化縣志之木刻圖及日據初年日軍在八卦山頂上所拍的鳥瞰照片,約略可以看出一些平面及形態情形,前面以白沙書院為主體,其形式亦為歇山重簷式,前有月臺。後面的教諭署另闢西向的出入口,亦有堂廡數間。如此構成整個彰化學宮。
一、所具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紀念或其他學術價值:   在歷史性與紀念性上,按《大清會典》儒學規制,直省、府、縣治所在地,皆設學宮,以重道崇儒。彰化孔子廟便是在彰化設縣後所立的學宮,一方面表示此處已具有一定規模,另一方面也是此處成為一個縣治的表示,意義非凡。 二、時代之遠近:   彰化孔子廟建於雍正四年(西元1726年)。 三、與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彰化設縣之議,早在康熙五十五年(西元1716年)間即已提出,但遲至朱一貴亂平後,雍正元年方准另設一縣,也才有彰化孔廟之設。 四、表現各時代之特色、技術、流派或地方之特色:   彰化孔廟早期的格局,中央為大成殿,兩側設東西廡,前為甬道、戟門,東有義路,西設禮門,再前為櫺星門,後設崇聖祠,右立明倫堂,堂後為學廨,其規模之宏大,遠勝於當時之府學台南孔子廟,但因縣學不得仿照府學建造四合院,所以東西廡改為獨立式建築,與後殿不相連通,成為建築上的一大特色。   後來的孔廟經多次修改,尤其日據時期的都市發展與道路開闡,使孔廟僅餘大成殿、東西廡、戟門、櫺星門以及崇聖祠,其餘均遭拆除。 五、數量之多寡:   台閩地區計有四處孔廟古蹟。 六、保存之情況:   大致良好,無重大損壞。 七、規模之大小:   彰化孔廟南北為三十九丈二尺,東西寬為十五丈。 八、附近之環境:   除孔廟左側有高樓民宅稍有影響外,附近環境不錯。
日期:
年代:1726
古蹟公告日期:民國72年12月28日
來源:
數位檔案來源:行政院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 臺灣建築史 http://www.dm.ncyu.edu.tw/
範圍:
行政區域:彰化縣
地理位置:彰化縣彰化市孔門路31號
管理權:
行政院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 臺灣建築史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嘉義大學

授權聯絡窗口

陳嘉文老師
05-2717860
jwchen@mail.ncyu.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芝山岩惠濟宮
芝山岩惠濟宮
台中文昌廟
台中文昌廟
忠義國小禮堂(原台南武德殿)
忠義國小禮堂(原台南武德殿)
台南天壇
台南天壇
學甲慈濟宮
學甲慈濟宮
鹿港天后宮
鹿港天后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