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建築
台灣建築史
依地點分類
台北縣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建築
台灣建築史
依建築樣式分類
廟宇建築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建築
台灣建築史
不分類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國科會數位典藏應用服務分項計畫-數位加值資源整合平台
公開徵選計畫
臺灣建築史
鄞山寺(汀州會館)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主題與關鍵字:
台灣建築
描述:
簡介:台灣罕見的汀州人移民所建會館與守護神廟
建築樣式:廟宇建築
1、沿革──建於道光2年(1822年)前後。為汀州人張鳴岡捐建,供奉汀州的定光古佛,後來亦兼用為汀州會館。 2、形式──為最典型的中型廟宇,包括前殿、正殿及兩側的護龍。前殿興正殿之間的天井左右各有走廊聯接(格局稍大者有時可置拜亭),廟宇坐東朝西,背後有山,形勢極佳,前埕外有半月池,石材較差,但龍柱之雕刻線條強勁有力,亦為一佳作。磚的尺寸約為6公分×18公分×25公分。
一、所具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紀念或其他學術價值: 鄞山寺,又稱汀洲會館。會館是為出外的同鄉人相互濟助之需,而提供停留、住宿的場所。一般均奉祀家鄉的守護神以庇佑出外子弟平安。淡水的鄞山寺在地理形勢上、配置上都經過細心安排,而留下道光時期廟宇的基本形式,在歷史上和古建築的研究上皆富有珍貴價值。 二、時代之遠近: 鄞山寺建於清道光二年(西元1822年),距今已有一百七十年以上的歷史。 三、與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鄞山寺由永定縣金沙移民羅可斌獻地,清道光二年(西元1822年),由汀洲人張鳴崗等人在滬尾山頂舊后庄仔捐建的廟宇。汀洲人士屬客家籍,比起閩南或粵東潮汕勢力較小,移民來台主要都從滬尾港上岸,為接應同鄉才興建會館並作守護之廟。 四、表現各時代之特色、技術、流派或地方之特色: 本古蹟所在地形背山面水,堪輿上稱「蛤蟆穴」,形勢優越。配置上用中等格局,「田」字形的平面,以正殿為主體,利用較低的過水與稍高的左右廂聯繫;廟前的埕外,有半月形水池一口。三開間的前殿,正面牆堵由石雕構成,保留了道光時期的樸拙風格;地坪稍高的正殿,前面不用門牆而作敞廳。矩形平面的室內,柱列配置均勻。前殿前檐的蟠龍石柱和正殿前檐的石柱均極富歷史價值。 五、數量之多寡: 台閩地區的祠廟類古蹟中有二處汀洲會館。 六、保存之清況: 古蹟保存良好。 七、規模之大小: 鄞山寺通面寬七間,包夾中軸主體三間,前後二殿並以二廊連接,正殿前廊左右出過水廊,連通護室。 八、附近之環境: 現在在基地左側建立起鄞山寺文化大樓。其附近為住宅區。
日期:
年代:1822
古蹟公告日期:民國74年8月19日
來源:
數位檔案來源:行政院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 臺灣建築史 http://www.dm.ncyu.edu.tw/
範圍:
行政區域:台北縣
地理位置:台北縣淡水鎮鄧公路15號
管理權:
行政院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 臺灣建築史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嘉義大學
授權聯絡窗口
陳嘉文老師
05-2717860
jwchen@mail.ncyu.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作者不詳(1822)。[鄞山寺(汀州會館)]。《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2f/eb/2b.html(2012/07/13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2f/eb/2b.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台灣 花蓮
臺灣建築
文化藝術
台灣建築
廟宇建築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台北孔子廟
霧峰林宅
吳鸞旂墓園
龍潭聖蹟亭
芝山岩惠濟宮
景美集應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