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地質
岩石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教育加值
教材
台灣之火山活動與火成岩
金門之礦物與岩石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地質學組
第二期計畫
地質數位典藏知識庫建置計畫子計畫:岩石學子計畫
學習資源
中文名:金門簡介
推薦分享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編碼:0b00000181daa435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地質學習資源
著作者:
作者:莊文星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地質
描述:
簡介:金門群島位於東經118度18分至28分,北緯24度24分至32分,地處大陸東南沿海,福建省九龍江口外。其中以金門本島與烈嶼為兩大主要島嶼。金門本島狀似啞鈴,南北最長約16公里,最狹處約4公里,東西寬約21公里。烈嶼在金門島之西方約3公里處,俗稱小金門,兩島總面積約146平方公里。金門三面與大陸隔海相望,向東遠眺台灣,又位居廈門灣口,自古以來即為兵家必爭之地,也為近代世界自由民主的屏障。
金門島與大陸一水之隔,最近距離僅1、2公里。就地質成因而言,金門與大陸關聯密切。金門的岩盤花崗岩類岩石屬大陸東南燕山期岩漿活動的產物。這些花崗岩類岩石常穿插著偉晶岩脈或基性岩脈。地表裸露的岩脈和風化的花崗岩、片麻岩、石英片岩以及蓋層的紅土、沉積物等,相互輝映造就了金門有別於台灣之美好而獨特的花崗岩地質地形自然景觀(圖1與圖2)。
構成金門及烈嶼島的基盤岩石主要為中生代的花崗片麻岩、花崗岩、混合岩與石英片岩,在基盤中有各種不同的火成侵入岩脈。岩盤之上依序堆疊金門層、紅土礫層與近代沖積層,而晚第三紀中新世的玄武岩熔岩流覆蓋於已風化的花崗片麻岩或早第三紀沉積岩之上,主要露出於烈嶼地區(圖1)。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http://www.nmns.edu.tw/)
來源:
數位化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岩石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莊文星(年代不詳)。[中文名:金門簡介]。《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6d/d8/c8.html(2024/01/03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6d/d8/c8.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中文名:花崗岩
中文名:金門基盤岩石
中文名:金門常見之礦物
中文名:洋殼─陸殼接觸帶岩石
中文名:鹼性花崗岩
中文名:煌斑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