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角板山火山活動期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編碼:0b00000181da54a9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地質學習資源
著作者:
作者:莊文星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地質
描述:
簡介:  中新世晚期三峽群代表臺灣西部中新世最年輕的一個沈積循環。三峽是位於臺北市東南臺北縣和桃園縣交界處的一個大鎮。在臺灣北部,本群分為一個位在下面的含煤地層(南莊層)和一個位在上面的海相地層(桂竹林層)。這二個地層大部分都由厚層砂岩組成,但是向南海相的泥質沈積物就大量的增加,地層厚度也同時加厚。在臺灣西部,三峽群是分布最廣的一個群,尤其在臺灣南部分布最廣。該地的西部麓山帶中,大部分山地都是由三峽群所組成,少數是比它更新的上新世地層。
南莊層是臺灣西部三個中新世含煤地層中分部最廣的地層,它可以從北海岸向南延伸到嘉義的阿里山,以前被稱為上部含煤層。本層的標準地點南莊是苗栗縣中港溪流域的一個小鎮。
在桃園縣和新竹縣的南莊層的中部和下部含有許多火山岩層,火山岩多為玄武岩質凝灰岩或凝灰碎屑岩和少量的玄武岩熔岩,差不多有三到五層的凝灰岩散布在本層之中,沒有固定的層位。這些凝灰岩層大致和層面平行,但是水平延展時斷時續,也有斜切層面而過的。火山岩層厚自二到三十公尺,長自數十公尺到二公里,最厚的凝灰岩凸鏡體可以達到一百公尺上下的厚度。這些火成岩層代表當盆地邊緣有南莊層沈積的時後,從若干分散的火山噴發中心有火山碎屑岩噴出,堆積在岩層之內。這些火山產物由噴口向四周擴散,然後和沈積物同時造成許多不規則的岩體或凝灰質岩層。由於它特別廣布在桃園縣的角板山一帶,這一期的火山活動曾被名為角板山火山活動期。
角板山期火山活動涵蓋分布於桃園至新竹間,主要包括桃園復興鄉角板山及關西-竹東間之錦山(舊名馬武督)、六畜、馬福、大山背山、燥樹排和嘉義阿里山等地。
 角板山區
角板山區(圖1)之火山岩之產狀有二:一為與岩層之沈積同時之火山岩流、凝灰岩及集塊岩,另一則成岩脈。岩流及碎屑岩多屬玄武岩質。在南莊層沈積之前半段時期,有劇烈的火山活動,噴出玄武岩流多層;其中有三層雖時斷時續,延展較遠。每層間隔約三十至一百公尺,玄武岩流厚約五至二十公尺。中、下層玄武岩流會合於角板山西方之小溪流中,出露厚度達一百公尺。此等岩流皆屬南莊層同沈積時之玄武岩流,以鹼性玄武岩為主。
 關西-竹東區
在臺灣中新世的火山岩中,關西-竹東地區是一個重要的分布帶,主要的出露地點分別為關西和竹東間的錦山、六畜、白石下、馬福、南河及上坪(圖2)。玄武岩及玄武岩質凝灰岩主要出露於中新世晚期南莊層(角板山期),僅有少部分與南港層(尖石期)之沈積岩層中,呈熔岩流、岩脈、岩床及凝灰集塊岩產出。
熔岩流常與火山碎屑物相伴生,常與集塊岩、凝灰岩、砂岩和頁岩交錯成層。在一凝灰岩或集塊岩層,熔岩常於頂部或底部出露。大部分之岩流厚度不大,分布面積有限。熔岩流之表面常有白色碳酸鈣充填之杏仁孔。熔岩大都為灰黑色,細晶質之玄武岩,由於玄武岩較四周圍岩之砂、頁岩或凝灰岩堅硬密實,常於道路旁形成峭壁陡坡(圖3)。
本區中粗玄岩類大都以岩床或岩脈產出,一般而言,南部要比北部出現得較頻繁。岩床其橫向與縱向之分布,相對於厚度而言,可以說是極大的延伸。雖然一岩床的厚度可能不及五、六十公尺,但側向的延展可達十餘公里。有二較大之岩床於燥樹排附近橫切過上坪溪。岩床可能以尖滅或為斷層穿切而消失。玄武質岩床由於較圍岩之砂岩或頁岩堅硬耐風化侵蝕,沿著河谷形成瀑布(圖3)。
本區之火山碎屑岩包括凝灰岩與集塊岩,它們常與熔岩流相伴生。此等岩類常與砂岩或頁岩交錯成層,為淺海並與沈積物堆積同時進行之火山活動產物。凝灰岩與集塊岩間似乎存在一轉移變遷之關係。當熔岩流較少出現時,就常以集塊岩為主。一般而言本區南部區域,凝灰岩與熔岩較盛行,而北部區域則以集塊岩為主。
集塊岩由玄武岩質火山角礫與火山灰膠結而成,角礫常含有許多碳酸鈣之杏仁孔。不規則的碳酸鈣細脈穿插於角礫或膠結的火山灰中。
凝灰岩常呈球狀風化,主要由玄武質之細小碎屑構成,所含的礦物如石英、斜長石、輝石、方沸石、磁鐵礦和鋯石等。在馬福和馬武督之凝灰岩與集塊岩中就含有鋯石與剛玉。馬福之凝灰集塊岩呈灰黑色,膠結鬆散,極易剝離。岩石中除角礫狀的火山碎屑物外,含有許多磨圓的礫石,此外尚可看到一些偉晶。礫石包括粗粒玄武岩及淺綠色或紅色受碳酸鹽化的岩石;偉晶以斜輝石為主,角閃石次之,偶而可發現到金雲母。這些礦物常以單晶或晶叢存在。凝灰集塊岩中也常發現到石灰岩之捕獲團塊(圖4),推測其可能原為中新世中期含石灰岩地層,因火山爆發而混雜於集塊岩中。馬褔之集塊岩或凝灰質集塊岩中亦發現有木化石群,化石之外觀呈黑色,年輪顯著,僅保存後生木質部,樹皮部缺失(圖4)。木材顯微構造保存尚完整,其特徵類似現生杉科木材,初步歸為杉型木屬。
出露在馬福、六畜兩地區之鹼性玄武岩,常含有許多超基性的捕獲岩,包括斜輝橄欖岩、純橄欖岩、尖晶石二輝橄欖岩、橄欖石直輝岩,而鎂橄欖石為構成這些岩石的最主要成分。這些超基性捕獲岩有些十分新鮮,有些已遭輕微的蛇紋岩化作用,有些則受到強烈的碳酸鹽化作用,其原始的礦物組成已遭破壞,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以方解石為主的碳酸鹽礦物或黏土礦物(圖5)。鹼性玄武岩由於係上部地函深處之部分熔融作用所生成者,在噴至地表時,如果速度夠快,則所挾帶之上部地函及地殼深處捕獲岩即可保留在岩漿中被攜至地表,它可提供一些地球內部實存的材料帶給吾人一些訊息。
 鶯歌尖山火山體
鶯歌尖山位於鶯歌站西南方約四公里處,火山體呈三角形之小丘,最高海拔 128公尺,基盤露出第三紀的灰色砂岩及頁岩之互層。其玄武岩大部分屬於矽質玄武岩。根據鉀-氬法放射性定年的結果,其火山活動期為中新世晚期,相當於角板山火山活動期。
 土城橫溪火山岩體
橫溪火山岩體露頭位在臺北縣土城往三峽的省三號公路上,就在橫溪站旁的山坡上。該處於七十八年間由私人公司為建築住宅而開挖出露。該火山岩為灰黑色玄武岩,岩石緻密堅硬,含在北部中新世南莊層內,屬於中新世晚期角板山火山活動期之產物。該火山體為由凝灰集塊岩夾雜玄武岩流而成,玄武岩流可能由於地表起伏局部下凹引起等溫線彎曲,乃形成局部區域有類似塔狀之柱狀節理,其餘區域則具有垂直之柱狀節理。
此火山體之柱狀節理之規模雖比不上澎湖等地所呈現那般壯觀,但就地域與交通而言,它卻佔盡了地利之便。可惜的是位於私人工地內,大部分地區欲闢建為新社區已被開挖夷平。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http://www.nmns.edu.tw/)
來源:
數位化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岩石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