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地質
岩石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教育加值
教材
台灣之火山活動與火成岩
台灣西部大陸裂谷型的火成岩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地質學組
第二期計畫
地質數位典藏知識庫建置計畫子計畫:岩石學子計畫
學習資源
中文名:尖石火山活動期
推薦分享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編碼:0b00000181da54a5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地質學習資源
著作者:
作者:莊文星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地質
描述:
簡介:中新世中期瑞芳群的地層,代表中新世中間的一個沈積循環,在臺灣北部,它包括了一個含煤地層(石底層)和一個海相地層(南港層)。瑞芳是臺灣一個很重要的產煤地方,位於基隆東南的基隆河上。瑞芳群比野柳群分布得更廣泛,從北部海岸向南可以延伸到西部麓山帶的中部(大甲溪)。在中新世中期的沈積循環中,火山活動非常微弱。在臺北東北和東邊的石底層中,沒有發現凝灰岩或其他火山岩;然而在臺北南邊或西南的石底層內,火山岩出現在石底層所成的若干煤帶內。這些火成岩為不規則體,規模都很小,延展分布也有限,多數只能在地下的坑道內發現,很少出露在地面上而能在地質圖上表現出來。火山岩通常為玄武岩質凝灰岩或凝灰質角礫岩,熔岩流較少,大都為鹼性玄武岩。這些凝灰岩質岩石在地下若不切割或取代原來的煤層,就是以不同比例混雜在煤裡面。在煤層上下的岩層中也夾有這類火成岩。火山活動可能和沈積作用同時,當含煤地層沈積的時候,火山碎屑物就沿著地層的若干裂口噴發。
這個中新世中期的火山活動,典型的出露地點在新竹尖石鄉的嘉樂煤田,因此名為尖石火山活動期,亦有稱為上坪火山活動期。尖石火山活動期之熔岩與火山碎屑岩主要分布於雙溪、大寮地、大山背山和上坪溪。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http://www.nmns.edu.tw/)
來源:
數位化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學組岩石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莊文星(年代不詳)。[中文名:尖石火山活動期]。《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6d/d8/c5.html(2024/01/03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6d/d8/c5.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中文名:公館凝灰岩
中文名:角板山火山活動期
中文名:澎湖列島的火山岩
中文名:台灣西部中新世的火山活動
中文名:角板山火山活動期
中文名:公館凝灰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