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名:六堆客家人與臺灣本土黑豬之文化建構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NclACN:004257976
著作者:
創作者:李芃蓁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客家
描述:
內容摘要:根據臺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的研究團隊利用細胞核與粒線體DNA之遺傳訊息,經由分子親緣之分析,指出現今六堆客家人飼養的黑豬具有獨特的臺灣本土黑豬之遺傳特徵。因為臺灣客家族群本著純樸勤儉和保守的性格,將少數臺灣原生黑豬保留在六堆客家庄,這些未被重視的臺灣本土黑豬,無論在文化祭儀或生活經濟上皆在客家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至今,臺灣本土黑豬與客家人社群生活相關的研究都未被提及。本研究主要以屏東縣內埔、竹田地區曾豢養過和正在養殖黑豬的客家農民共11位為研究對象,運用文獻分析法、參與觀察法和深度訪談法等質性技術探討臺灣本土黑豬在六堆客家村落中被保種與淘汰的可能因素,探究兩者間互動所產生的文化,紀錄六堆客家人與黑豬共同的記憶以作為六堆客家重要的文化資產,並在經營理念的建構上,輔以閩南養豬農民的訪談做簡單的比較。研究結果顯示:黑豬隨著客家移民來到臺灣,是從前農民主要的副業,不但可增加家庭的收入,還能提高農地的肥力,在農作文化上具代表性。在飲食文化上,豬肉料理的「鹹、肥、香」是客家菜最具代表的特色。在祭祀文化上,黑豬是客家人信仰祭典的重要牲醴,豬欄伯公是養豬農民的信仰。在經營理念上,因價格平穩、投資風險小等因素,符合客家人保守的個性。黑豬飼養從副業轉做企業化經營,雖然經營方式和文化已改變,但精神卻還在。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建議在文化層面上,蒐集黑豬之照片和過去故事以作為史料收藏。在技術層面上,確立六堆種公豬之種原和遺傳資源,做好配種管理、品牌認證及建置後續肉品加工的機制。在行銷層面上,找出臺灣本土黑豬的利基市場,做出市場區隔,結合客家的文化背景,以創出獨特的肉品市場。在其他層面上,結合農民的力量共同為黑豬產業振興計畫盡一份心力,開創更大的產業利益。在後續研究上,期許未來對臺灣本土黑豬的產業和民眾的觀感進行探究。以上建議,希望提供六堆客家黑豬相關產業的業者及未來研究者做為參考。
出版者:
出版單位: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日期:
出版日期:2010
格式:
數量:1
語言:
作品語文:中文
管理權:
管理權:原資料著者或出版者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