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人類學
漢
客家
客家圖書
論文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客家委員會
數位臺灣客家庄
臺灣客家圖書數位典藏計畫
題名:花東縱谷中段的土地開發與聚落發展(1800~1945)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NclACN:001509855
著作者:
創作者:林聖欽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花東縱谷
描述:
內容摘要:對於東部地區的發展課題上,本文所提出的主要疑問是,北、中、南三個發展重心是如何產生的?而且這三個發展重心會不會因時期不同,範圍也有所變動呢?其中本文是選擇花東縱谷中段作為解決該問題實驗場,並以其土地開發與聚落發展的過程作為解決問題的切入點。藉由花東縱谷中段地區不同時期的土地開發與聚落發展歷程,關於上述的第一個疑問,本文發現直到西拉雅族移入,並開拓土地維生後,花東縱谷中段的土地開發與聚落發展開始有了新的轉變,因而至少族群活動、土地條件,是促使地區開發的基本因子。爾後隨著遷入族群的嬗替性,如阿美族、漢人、內地人的移入與分布,以及土地條件的複雜化,如自然生態的限制、土地制度的建立
亦皆可看到在花東縱谷中段地區的開發歷程,因族群分布的空間差異,也帶來中段地區內部各地發展的不同。此外縱谷中段地區的發展面貌,往往也隨官方對於東部開發政策的改變,而造成各時期發展重點的不同。如清官方重軍事政治的開發態度,以及總督府重經濟富源的開發態度,對於花東縱谷中段地區的開發,塑造了開山撫番時期的漢墾事業,日治前期的內地人製腦製糖事業,以及日治後期本島人的土地經營事業之開發特色。基本上,對於花東縱谷中段而言,其地區發展乃是居住族群、土地條件、國家政策三者不地交互作用的一種歷程。關於第二個疑問,若從土地開發的角度來看,可以發現花東縱谷中段地區原本是不存在的,直到西拉雅族,以拓墾為目的來到秀姑巒溪中游後,璞石閣平埔八社地區,才形成了縱谷中段最初的發展空間。到了開山撫番時期,清官方積極地發展漢墾事業後,當時位於中路的秀姑巒撫墾分局轄區,其範圍則遠比平埔八社的活動範圍要來的大許多。日治前期,則是縱谷中段範圍轉型的時候,隨著理番事業的進行,中路又從最初的水尾辦務署,縮減至後來的璞石閣支廳(玉里庄、大庄區)。至日治後期,土地業主權查定後,以民有地為主的玉里之廳,明顯與南、北兩段以官有地為主的開發過程不同,至光復之前,等同於縱谷中段地區的玉里支廳,其範圍一直都沒有什麼改變。也就是說,縱谷中段的區域範圍以及區域特性,呈現的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並非是固定不變的,每個時期都有其特定的區域範圍,而每個範圍亦有其特定的區域發展與特性。
出版者:
出版單位:國立臺灣大學
日期:
出版日期:1995
格式:
數量:1
語言:
作品語文:中文
管理權:
管理權:原資料著者或出版者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林聖欽(1995)。[題名:花東縱谷中段的土地開發與聚落發展(1800~1945)]。《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66/86/db.html(2014/09/24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66/86/db.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開山撫番
地區發展
秀姑巒溪
日治後期
土地開發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