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檔案
臺灣民間傳說主題資料庫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國家圖書館
臺灣研究核心資源數位化計畫
臺灣研究主題資料庫
臺灣民間傳說主題資料庫
題名:清代里港地區的開發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類型:
來源資料庫:學位論文
著作者:
創作者名稱:朱明璞
主題與關鍵字:
主要分類:史事傳說
中文關鍵詞:屏東縣
中文關鍵詞:里港鄉
中文關鍵詞:塔樓社人
中文關鍵詞:民間傳說
中文關鍵詞:歷史
外文關鍵詞:Pingtung County
外文關鍵詞:Ligang Township
描述:
頁碼:115
中文摘要:清代漢人礙於閩、粵二省生活條件之困難,紛紛前仆後繼的渡過台灣海峽,來到台灣尋找安身立命的新天地,漢移民對於台灣土地的開發,有著不可抹滅的貢獻。按照移民時間而言,漢移民自明代以來及陸續來到台灣,不過直至清代渡台禁令解除後,才有大規模的移民出現;就開發的地點而言,西部早於東部,南部早於北部,沿海早於內陸;而就移民的族群而言,一般學者說法紛紜,有支持台灣移民的族群為先到先占說者,也有主張移民會選擇類似原鄉生活環境的地點而定居。 漢人開始開墾屏東平原的時間和原因,主要是因為康熙三十五年時,台南府城附近已無地可耕,於是才輾轉來到下淡水溪以東之地而開墾。漢人族群在屏東平原的分佈,就呈現出海口、下淡水溪沿岸及潮洲斷層多閩人,內陸沖積扇及湧泉帶多客人,近山地區則為傀儡番居住之地這樣的分佈型態。比起學者認為漢人族群來到台灣為先到先占者,此情形並不適用於屏東平原。 里港位於屏東平原的北部,在漢人尚未入墾之前,此地有鳳山八社中的塔樓、武洛二社在此活動。其中武洛社因地近高山,故生活習性常與傀儡番相近;而塔樓社則可以說是當時鳳山八社之中、甚至是台灣西部平埔社中規模較大者。自荷治時期開始屏東平原的鳳山八社即以稻米繳納賦稅,塔樓、武洛二社也不例外,當時台灣其他各地的平埔社其主食尚以粟、芋為主,更不用說以稻米繳稅了。由此可以知道屏東平原適合農作的氣候,及鳳山八社農業的進步。 但隨著漢人的入墾,塔樓、武洛二社已漸漸消失、融入漢人的社會中,原本屬於平埔社番的土地,也被漢人利用出樸、招佃開墾的方式,逐漸轉移至漢人的手中。平埔族群已漸消失,如今里港鄉武洛村的居民為鄉內少數客家人的居住地;而塔樓村也幾乎沒有平埔社番的痕跡,有關塔樓的紀錄,僅剩塔樓村一個地名而已。 然而,隨著漢人的入墾,可以由土地的耕墾、水利設施的興建、寺廟的擴增與分佈,及對外交通運輸的情況,來觀察一地開發的情形。 就土地開墾方面而言,漢人進入里港地區的開發,其土地獲得的方式大多從平埔社番而來。由一件乾隆四十年塔樓社番業主大邦雅出樸土地的契約文書可以證明。而隨後幾件相關的契約文書亦說明,漢業戶獲得土地墾權之後,進一步將土地轉賣、變相成為土地所有權人的情形。另外,里港地區目前所蒐集到的土地買賣契約,以塔樓社的資料居多,且最早年代從雍正時期即有土地典賣的現象,可以說明清代里港地區土地的開發,應由塔樓社人典賣土地開始。 就水利建設而言,清初里港地區並無系統的水利灌溉設施,能從資料中得知的是,里港地區北部的溪北之地,因河道縱橫,故水利灌溉設施較少,僅有舊寮圳及獅仔頭圳二條;相反的,里港地區的南部因距水源較遠,因此有較多的水圳灌溉。至於系統的水利灌溉設施,必須到咸豐八年才出現,代表的水圳為南陂埤。此圳由民間業主及墾佃共同合資興建,規模不大,但卻為保水圳長久使用,雇有「埤長」來管理。 就位置、土質而言,里港地區位於屏東平原的北部,正好處於下淡水溪分流之處,境內河道縱橫,因此清代里港地區的南北往來、對外交通,常受到極大的阻礙,所以需要依靠津渡和橋樑,來解決交通與貨物運送的問題。另外,也因境內河道縱橫,土質多砂質地,再加上氣候濕熱,所以成為甘蔗大量種植的地區。清代里港地區的糖產在尚未開港之前,穿越刈蘭坡嶺,分南、北二路送往府城,直到開港後,則沿著下淡水溪到達出海口,運往打狗。不僅如此,其境內多處有關「部」的地名,及雙慈宮內為了秤糖所定的公柁等都可以證明,蔗糖生產可以說是里港地區最重要的經濟活動之一。 就寺廟的規模與性質而言,往往伴隨著土地的開發與街道的形成,而隨著改變。移民初來到全新未墾的土地之時,因為對於陌生環境的徬徨,通常將隨身攜帶的香火供奉於草寮、大樹下,隨著土地的開墾、經濟基礎的穩固及人口的聚集,供奉於草寮的香火也會擴建為小廟,進而成為當地的信仰中心。今日里港鄉內的雙慈宮即為一例。而隨著土地開墾、作物運輸的需求出現,各地廟宇也成為人們心中祈求作物豐收、交通平安的心靈寄託中心。另外,清代屏東平原的閩、客之間一直是緊張、衝突不斷的關係,今日里港雖屬於閩人族群較多的鄉鎮,間有少部分的客人,如:里港鄉武洛村,但漢人進入里港地區開墾後,仍有閩、客衝突在此地發生,故今日的里港鄉內尚有「紅廟」、「白廟」,共同祭祀當時在動亂中傷亡的閩籍與粵籍人士。 最後,關於里港地區的發展,不能不提的是藍鼎元家族對於此地開發的貢獻。康熙末年朱一貴事件,藍鼎元隨其族兄南澳總兵藍廷珍來台協助軍務。亂平之後,藍鼎元的長子藍雲錦即選擇了里港定居。在官名顯赫及經濟雄厚的助力之下,藍家在清代很快就成為此地首屈一指的大戶。即使到了日治時期,藍家與日本官方的關係依舊良好,甚至與台灣當時著名望族,如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鹿港辜家等同為世交。無奈的是,光復後藍家對於政治參與的意願減低,且因多次遭宵小覬覦其財物,目前對外的關係轉趨保守,不願與外界多加接觸。今日我們所能得到有關里港地區的資料,僅能從現以出土的契約文書、廟宇沿革或當地的耆老口耳相傳,來做概略性的討論,實在非常可惜。希望有朝一日,能有幸一窺藍家的族譜、土地買賣的契約文書、家族經營商號的帳本資料等,來對里港地區的開發做更詳盡的研究。
出版者:
主要出版者: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
出版地:臺中市
日期:
出版日期:2008-06
語言:
語文:中文
關聯:
全文電子檔:http://etds.ncl.edu.tw/theabs/service/say.jsp?FT=Y&id=096THU00493009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家圖書館
授權聯絡窗口
圖文授權請逕洽出版者或作者。 資料庫相關問題請洽國家圖書館知識服務組 ref@ncl.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朱明璞(2008-06)。[題名:清代里港地區的開發]。《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65/ba/97.html(2016/05/05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65/ba/97.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買賣契約
屏東平原
下淡水溪
獅仔頭圳
水利建設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題名:山明水秀人文薈萃的銅鑼
題名:巴那巴那樣族(中之三)
題名:東港王船祭
題名:南王卑南族人的海祭
題名:記清明節鹿港民俗
題名:山川文物:鹿港的三大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