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潘聰文製毛筆

客語拼音:四縣:panˊcungˊvunˇzii moˊbidˋ

名稱:潘聰文製毛筆客語拼音:四縣:panˊcungˊvunˇzii moˊbidˋ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識別資料:D0-1001313-1111-000023
著作者:
普查人員:鍾佩樺
主題與關鍵字:
類別:傳統藝術
種類:傳統工藝美術
作筆
關鍵字:潘聰文、毛筆製作
描述:
歷史源流發展概況:受訪者民國43年(西元1954年)出生,國小畢業後,民國58年(西元1969年)經由親戚介紹到台南市的十二佃向金傳師傅學習做毛筆。當時去當學徒,師傅大多會提供食宿,但是除了學習做毛筆之外,還要做雜務,像是打掃之類的工作,當時的月薪是50元。受訪者學了三年四個月出師,一開始是在台中工作,先後也到過台北、台南等地,但是好景不常,因為後來大陸的毛筆價格便宜,店家看大陸毛筆好賣,紛紛前往大陸投資,讓受訪者面臨失業的危機,於是在民國80年(西元1991年)回到屏東開店,之後在朋友的介紹下,嘗試去學做孔雀筆、飛鼠狼毫筆等特殊毛筆,另闢客源,做另類的轉型。受訪者表示現在會購買及使用毛筆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所以平常店面是太太在顧,他自己則會外出打零工,希望可以多增加收入。
技法流派:做筆所需的材料有狼毫、豬鬃、尼龍絲、海菜及棉線,會將較硬的材質放在內層,作為支撐整枝毛筆之用;外層則使用較柔軟的羊毛包覆。製作過程:先將內部的筆蕊製成,再以捲製筆蕊的方式包覆毛筆內層,包覆的材料為柔軟的羊毛,當作外層,接著調整筆鋒,將毛尖有斷鋒、雜毛的地方挑除,接著使用棉線將筆頭綁緊,綁之前要先將筆頭晾乾才能進行綁的步驟,若筆頭沒有晾乾,不易綁緊,筆毛也容易鬆脫,綁好之後接著用吹風機吹乾筆毛,之後用黏膠與水以一比一的比例調整其黏性,將其黏在筆桿上固定,黏好之後,將筆頭放入因浸泡熱水而膨脹的海菜中,接著刷毛定型,增加新筆的美觀。據受訪者表示目前店內最貴的毛筆是價值上萬元的鼠鬚筆,需要用到上百隻老鼠的鬍鬚才能做成一支鼠鬚筆,所以相當稀少、珍貴。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計畫
日期:
建檔日期:2011-06-08
格式:
數量:1
來源: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資料庫
語言:
中文
範圍:
經度:X:120.571080
緯度:Y:22.599921
所在地:屏東縣 內埔鄉 和興村
管理權:
客家委員會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