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詹阿秋笠嫲

客語拼音:大埔:zam+a+ciu+lib^maˇ (zam+a+ciu+lib^poˇ

zam+a+ciu+zhug^lib^)

別名:詹阿秋笠婆、詹阿秋竹笠

名稱:詹阿秋笠嫲客語拼音:大埔:zam+a+ciu+lib^maˇ (zam+a+ciu+lib^poˇzam+a+ciu+zhug^lib^)別名:詹阿秋笠婆、詹阿秋竹笠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識別資料:D0-1000602-1112-000138
著作者:
普查人員:顧志莉、林鑫咸、林晏伊
主題與關鍵字:
類別:傳統藝術
種類:傳統工藝美術
竹編
關鍵字:石城、詹阿秋、笠嫲、笠婆、斗笠
描述:
歷史源流發展概況:笠嫲即斗笠,又稱笠婆、笠帽、竹笠、笠仔、瓜笠ㄚ等,是農業社會時農民不可或缺的遮陽、遮雨的用具,東勢區石圍墻(今石城)昔日曾經是臺灣笠嫲的生產重鎮,年產數十萬頂行銷全省各地,以往踏進石圍墻地區,整條街經常可見婦女圍在一起編笠嫲的景象。笠嫲一般可分為粗、細兩種款式,粗斗笠的骨架枝數較少、竹篾較厚,使用的竹筍殼顏色較深且帶有斑點;細斗笠的骨架枝數多,竹篾用輕巧、富彈性的竹皮部位,竹筍殼則潔白完好。石圍墻笠嫲曾以精細聞名,以前石城師傅還會比賽誰編得精美,惟石城笠嫲行業今已沒落。
技法流派:詹阿秋笠嫲為石城傳統竹編笠嫲技法,石城竹編笠嫲可分為「笠面」及「笠胎」兩大構造部分,笠面用桂竹的幼筍長大成竹脫落時之葉片製作,笠胎是笠嫲的骨架,石城笠嫲使用烏葉竹篾編製笠胎;編製石城笠嫲需用到刀嫲、篾橋、劍門、笠模、剪刀、針、絲線與竹圈等工具,編製笠嫲的前置準備工作,包括有撿葉、捲葉、燻葉、剖篾、夾門等。「撿葉」即到桂竹林中拾撿筍殼當笠嫲的葉片,做笠嫲的筍殼都是既長且白的竹材,只有在剛砍完竹子,新長出的竹筍園中才能找到,一般密密麻麻的桂竹林中,多是較黑、較醜的筍殼,不適合做笠嫲,所以筍殼很難撿,撿好挑回家中後的筍殼,還要「捲葉」,將原本捲曲的筍殼弄平,便於編織;捲葉後,放入大箱子或大甕內燻硫磺,經密封4~5小時,再取出筍殼,使筍殼的顏色更白更好看。笠胎編製前,需先用刀嫲將烏葉竹剖成厚薄約0.1公分的竹篾,剖出來的竹篾若厚薄不均,笠嫲骨架容易斷裂,而竹篾太厚,斗笠會因厚重而戴起來不舒服。烏葉竹剖成約0.1公分厚薄的竹篾後,再經夾門(過劍門)的手續,讓每一根竹篾的寬度和厚度都一樣,就開始進入笠嫲編織的階段。笠嫲的編織工序依序包括:「起頂、做胎(編笠胎)、修笠體邊、縫葉(吸笠)、縫笠頂圈、牽笠線」等步驟。【起頂】笠嫲編織工序的第一步驟為「起頂」,將剖好的竹篾來編笠頭,通常以編四目或五目大小為主。【做胎】將笠頭套在笠模上,繼續編製成笠胎。【修笠邊】將多餘的烏葉竹篾剪掉,即完成笠胎的編製。【縫葉】笠胎做好後,將桂竹筍殼按顏色、大小排放整齊,每三個葉片一組,以竹篾壓緊,縫在斗笠邊緣。【縫笠頂圈】然後將筍殼收集於笠嫲頂尖,頂端收口處縫上固定用的小竹圈(或小塑膠圈)。【牽笠線】最後在笠嫲頂與笠嫲邊之間缝上兩道線固定筍殼,一頂輕巧、美觀、耐用的石城竹編笠嫲即大功告成。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計畫
日期:
建檔日期:2011-10-15
格式:
數量:1
來源: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資料庫
語言:
中文
範圍:
所在地:臺中市 東勢區 茂興里
管理權:
客家委員會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