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古照全細米籮

客語拼音:大埔:gu^zeuˋcionˇseˋme^loˇ (gu^zeuˋcionˇsiau^mai^loˇ)

別名:古照全小米籮

名稱:古照全細米籮客語拼音:大埔:gu^zeuˋcionˇseˋme^loˇ (gu^zeuˋcionˇsiau^mai^loˇ)別名:古照全小米籮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識別資料:D0-1000602-1112-000021
著作者:
普查人員:林鑫咸、顧志莉
主題與關鍵字:
類別:傳統藝術
種類:傳統工藝美術
竹編
關鍵字:古照全、米籮
描述:
歷史源流發展概況:細米籮即「小米籮」,古照全細米籮有2.5吋、3.5吋等2種尺寸,為9吋大米籮的縮小版,古照全細米籮曾經是東勢地區的陪嫁品之一。米籮為早期農業時代的重要農具,東勢石圍墻(石城)竹山曾是本省米籮的重要產地,民國50年代是石城竹編最繁榮的時期,也是石城當地重要的生計來源,但自民國60年代後期,因塑膠製品的產生、社會生活型態的轉變,傳統竹編農具無法因應時代的需求,竹編大米籮用量大減;原從事大米籮編製的古照全師傅,為因應當時不利於竹編農具生產的環境背景下,研發出了可愛的迷你型傳統竹編「石城細米籮」,加入東勢地區的陪嫁行列。
技法流派:古照全師傅出自東勢石城竹山(今茂興里8鄰)新安堂古屋伙房,古照全細米籮技法源自石城竹山大米籮,石城竹山大米籮技法為古屋來臺先祖於清代時,自中國大陸所引進。石城竹山大、小米籮的編製技法相近,編織工序相同,但小米籮的編製過程中,需利用兩大腿內側力將籮身固定,編製過程中並須維持小籮身的正常體形,因此,小米籮的編製較大米籮來得費力費時,困難度亦較高。古照全細米籮以3、4年生的桂竹編製而成,尚需使用藤、麻繩等材料;編製細米籮所需要用到的工具,包括有鋸子、刀嫲(柴刀)、篾橋、竹馬(十字木器切割器)、劍門、木尺、木棒、剪刀、鑽子、烤爐等;編製細米籮所需使用到的竹篾,包括有籮底、籮口、籮腳、籮底加強固定、籮身等多種,籮底、籮口用的竹篾,以刀嫲直接進行剖篾,將寬厚竹片由粗而細,剖成薄窄竹篾;籮腳及籮底加強固定用的竹篾,以刀嫲將短竹片兩端削薄、削窄;籮身用的竹篾,先以竹馬將整支長桂竹平均分剖成4等份,再用刀嫲將長竹片分段剖成長細竹絲,再將長細竹絲經夾門(過劍門)手續,使每一根長細竹絲的粗細均一;篾材準備齊全後,開始起底編籮底。細米籮的編織工序依序為:「起底、編籮底、立編、編籮身(編體)、編籮耳(提把裝置)、縮籮口(收編)、編籮腳(底足裝置)」等步驟,【起底】取經緯篾材各7雙,採挑一壓一平編法編織籮底,為加強籮底承受力,另取2片較寬厚的竹片成叉字型插入底部,即完成籮底編製。【立編】將篾片彎曲摺立後,續編細米籮立面體。【編籮身】採挑一壓一平編法,由籮底逐漸往上(籮口)編織,編體過程中,於距離底部約2.5、7及14公分等部位,增加緯篾的編製,便於籮耳裝置插入小米籮體壁;籮身編好後,並以木棒敲打籮身,由上向下將竹篾打緊,使籮身更緊密,並剪去突出籮身的雜竹篾。【編籮耳】採直插法,用削尖的竹片在兩側籮身上下拉出小洞,將藤皮插入體壁處後扭摺綑綁。【縮籮口】採摺返收邊法,將經篾摺返插入緯篾中,並以籐皮捲繞包紮,即完成收邊工作。【編籮腳】取籮腳用竹篾,以炭火(瓦斯噴槍)將其烘烤變軟,而後將竹片兩端摺內彎,採插入法插入籮底,即成石城竹山細米籮。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計畫
日期:
建檔日期:2011-05-11
格式:
數量:1
來源: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資料庫
語言:
中文
範圍:
所在地:臺中市 東勢區 茂興里
管理權:
客家委員會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