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人類學
漢
客家
傳統藝術
傳統表演藝術
其他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客家委員會
數位臺灣客家庄
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計畫
名稱:黃亮榮廣東醒獅鑼鼓
客語拼音:四縣: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識別資料:D0-1000309-1201-000160
著作者:
普查人員:蔡淑貞
詹春龍
葛孟麗
主題與關鍵字:
類別:傳統藝術
種類:傳統表演藝術
其他
關鍵字:黃亮榮廣東醒獅鑼鼓、廣東蕉嶺、驅邪避害
描述:
歷史源流發展概況:報導者表述:幼年在家裡時常聽阿太打廣東獅鑼鼓,在長期的耳濡目染之下,自然學會了傳統廣東獅鑼鼓的技藝。於民國90年代(2000)曾親自跨海到廣東蕉嶺尋根學藝。黃先生民國38年生(1949),父親黃永相日本大正8年生(1919),祖父黃蒸士民前15年生(1897)。廣東獅鑼鼓陣據黃亮榮說,是黃氏高高曾祖父時傳承下來的,距今約一百多年歷史。廣東獅鑼鼓陣盛行於廣東蕉嶺,為獅陣鑼鼓之古式的打法。黃先生把廣東獅的鼓、吊鐘、鐃鈸、上板、下板、引罄、木魚及響板集合在一個自製的活動壇城上,一個人即可表演節奏快慢的醒獅鑼鼓,雙手靈活的擊鼓與敲打,神乎其技千變萬化。黃先生表演的二段鑼鼓,第一段鬧場鑼鼓聲充滿了大獅勇猛詼諧,小獅俏皮撒嬌的韻味,第二段則氣勢磅礡鑼鼓喧天,慶祝五穀豐登,國泰民安。在民國84年(1995)有位托缽僧人性學師父,路經黃府看到黃家室內擺置著多種佛教法器,但見荒置無人使用,黃先生告知,因為一隊醒獅團鼓樂部份就需要7個人,成團不易。性學師父當下表示有學習意願,於是黃先生開始設計,將7種法器結合取名鼎智寺,寺中供奉廣欽老和尚。這活動壇城:面寬96公分,長60公分,高110公分,壇頂由四面佛鎮守。左手握住6枝長短不一,綁在一起的鼓棒,同時敲打上板、下板、吊鐘、鐃鈸、木魚、引罄等6種法器,右手打鼓。性學師父就此成了黃先生的第一位傳人。佛教法會集合信眾的鬧鼓,自此一人即可掌控。讚佛偈、香讚、蒙山施食等儀軌,黃先生將鼓譜節奏,皆 一一詳實整理紀錄。自古以來,廣東醒獅被認為是驅邪避害的吉祥瑞物。廣州番禺、佛山南海、湛江遂溪……幾乎鄉鄉都有自己的醒獅隊,醒獅的音樂:"鼓"是醒獅舞的主要樂器,加上鑼、鐃鈸,形成鑼鼓喧天、排山倒海之勢。鼓聲的強弱、快慢,急速與柔和,是根據醒獅舞的不同套路、不同動作而設置的。擊鼓手是舞動獅頭的核心和靈魂。將醒獅樂隊轉為佛教樂團,黃先生的創舉真是不可多得。
技法流派:報導者黃先生敲打的廣東獅鼓技藝,據說是黃氏高高曾祖父傳承下來的,幼時在家裡常聽阿太打廣東獅鑼鼓,在長期耳濡目染之下學會了此項技藝。在精益求精的情懷下,曾親身到過廣東蕉嶺精學2個月傳統鑼鼓陣的打法。黃先生把廣東獅的樂器,鼓及佛教法器吊鐘、鐃鈸、上板、下板、引磬、木魚及響板集合在一個自製的活動壇城上,一個人即可表演節奏快慢的醒獅鑼鼓,佛教法會儀軌,傳統技法加創意的一人樂團。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計畫
日期:
建檔日期:2011-11-19
格式:
數量:1
來源: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資料庫
語言:
中文
範圍:
經度:X:121.215333
緯度:Y:24.867826
所在地:桃園縣 龍潭鄉 中山村
管理權:
客家委員會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蔡淑貞(2011-11-19)。[名稱:黃亮榮廣東醒獅鑼鼓]。《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65/9b/86.html(2014/09/25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65/9b/86.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五穀豐登
醒獅鑼鼓
法器
木魚
吊鐘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