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振興村穿鑿屋群

客語拼音:四縣:ziinˋhinˊcunˊconˊcog vugˋkiunˇ(zugˋeˋvugˋ、zugˋgongˇvugˋ)

別名:竹仔厝、竹管厝

名稱:振興村穿鑿屋群客語拼音:四縣:ziinˋhinˊcunˊconˊcog vugˋkiunˇ(zugˋeˋvugˋ、zugˋgongˇvugˋ)別名:竹仔厝、竹管厝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識別資料:C0-1001310-1112-000060
著作者:
普查人員:謝雨澤(綠元氣)
主題與關鍵字:
類別:文化景觀
種類:其他
描述:
簡要描述:  鹽埔鄉振興村大約是昭和五年(西元1931年)前後開始興建大量的穿鑿屋,當地人稱做「竹仔厝」。目前鹽埔振興地方還保留了約7間未拆除的穿鑿屋,其中興建年代較為久遠的是在大正8年(西元1919年)所建造的蔡家穿鑿屋。  當時在地的建築材料多為就地取材,振興村的穿鑿屋亦是如此。以竹子為主柱及主樑,有錢的人直接用買的,較窮困的人家則是到山上去砍竹子來做樑柱,接著再用竹條、竹片為牆壁的基底,然後鋪上混合著泥土、稻桿及牛糞等材料建成牆壁,外牆再塗上泥灰或是水泥防止潮濕,屋頂則是用甘蔗葉、稻草鋪成。直到近幾年來,家中穿鑿屋仍保持過去樣貌的住家,則將屋頂從茅草或是稻草改為較為堅固的鐵皮屋頂。  目前鹽埔鄉振興村所保留的穿鑿屋群約有7間,多為日本時代從舊庄(西瓜園庄)遷移到現址時,從舊庄搬遷而來。在搬遷過程中不免會有些許的毀損,因此毀損的部份以及外牆的製作,則是搬移到現址後才進行修復與製作。
特徵:  以竹子和稻草搭建而成的穿鑿屋,外牆可見竹竿作為樑柱的直紋,屋頂多為稻草、甘蔗葉、或是茅草鋪建而成,為近年來可見到以鐵皮進行鋪設的屋頂。  穿鑿屋最大的特色為建築物的主結構體可拆解搬遷,將牆壁敲落,主樑柱就可以直接搬動至新的定點。若是家戶有搬家上的需求就會請親友或鄰居10多人一起進行搬遷工程,這樣也節省了重新建造的時間以及物資。當初振興村居民從舊庄(西瓜園庄)遷移到現址時,則有許多人即是以交工的形式,相互協助搬遷穿鑿屋。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計畫
日期:
建檔日期:2011-08-16
格式:
數量:1
來源: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資料庫
語言:
中文
關聯:
關連:  此類型的建築原為早期的客家先民主要的的居住型態,早期的移民生活,物力維艱,必須看老天爺的臉色吃飯,若是這個地方的土地貧瘠、天災水患不斷的話,若不搬遷勢必會使陷整個家庭入貧困且飢荒的狀態。在這個時候,穿鑿屋的出現使得搬遷變的更加迅速方便,再尋找好新一個土地較為豐饒的地點之後,馬上將穿鑿屋拆除搬遷,重新另起爐灶。  鹽埔鄉振興村與高樹鄉大路關地區僅有一條溪之隔,為早期的客家人的前遷移路線,因此在這裡有許多客家先民所留下的建築歷史與文化足跡。
範圍:
位置與範圍:屏東縣 鹽埔鄉 振興村屏東縣鹽埔鄉振興村光明路51號
所在地:屏東縣 鹽埔鄉 振興村
經度:X:120.6075254
緯度:Y:22.7264829
管理權:
客家委員會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