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凌雲村石爺公

客語拼音:四縣:sag iaˇgungˊ ( sag teuˇgungˊ)

別名:石頭公

名稱:凌雲村石爺公客語拼音:四縣:sag iaˇgungˊ ( sag teuˇgungˊ)別名:石頭公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識別資料:C0-1000309-1112-000011
著作者:
普查人員:劉金花、徐榮俊
主題與關鍵字:
類別:文化景觀
種類:神話傳說之場所
關鍵字:凌雲村石爺公、換絭、古錢幣、銅錢、福源茶場
描述:
簡要描述:石爺公在道光19年(1839)成立,石爺公位於乳姑山腰,凌雲村福源茶場的右後方,這顆大石重量約在五公噸以上,相傳昔日住在番子窩的原住民出草,被追殺的漢人無處可避,情急之下,隱身於此大石下而逃過一劫。原民因追殺不著,來到大石前便憤而劈石出氣,想把巨石摧毀,奇異的事發生了,石縫中冒出似血般的紅色液體,原住民為之驚恐,只好悻然離去。為了感念大石頭的救命之恩,在咸豐年間(1851~61年之間)豎立一面石牌,碑上有六個字,但因年代久遠,最後一個字已經風化看不出來了,前五個字是巍巍平恩同
特徵:1.石爺公旁的道路,以前鋪設亂石,現在已拓寬。早年它是很重要的挑擔古道,叫「垓(挑)石崎」,從芎林、新埔、三水,挑著農產品要到三坑的民眾,絡繹於途的奔波在這條古道上。2.沒有人工裝飾的匠氣,純粹的自然景觀。3.位於乳姑山上,視野絕佳,整個龍潭台地一覽無遺。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計畫
日期:
建檔日期:2011-03-10
格式:
數量:1
來源: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資料庫
語言:
中文
關聯:
關連:溫家耆老溫光秀老師說 : 拜石為神,是人類對天地自然萬物的崇拜,在台灣民間信仰中石爺公是小孩子的守護神。一些小孩夜間啼哭不好帶或不平安的,做父母的通常會準備一條紅絲線及有洞的古錢幣,來祈求石爺公保佑,回去後將銅錢穿上紅絲線,戴在小孩的脖子上,稱為戴絭。據說小孩就比較好帶。在每年石爺公生日時,都會前往膜拜同時換新的絭,叫換絭」。溫光秀耆老說他從小戴絭,一直戴到十八歲,當兵前才拿下來。石爺公因靈驗而聲名遠播。眾信士訂農曆4月8日、8月15日為石爺公的紀念日。
範圍:
位置與範圍:桃園縣 龍潭鄉 凌雲村39鄰
所在地:桃園縣 龍潭鄉 凌雲村
經度:X:121.192631
緯度:Y:24.863426
管理權:
客家委員會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