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大港洋圳遺跡

客語拼音:四縣:tai gongˋiongˇzun viˇjiagˋ

名稱:大港洋圳遺跡客語拼音:四縣:tai gongˋiongˇzun viˇjiagˋ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識別資料:B0-1001309-1111-000180
著作者:
地理區:公頃
普查人員:謝雨澤(綠元氣)
主題與關鍵字:
類別:遺址
種類:遺跡
水溝
描述:
簡要描述:  根據里港鄉公所編著的《里港鄉誌》記載,在民國59年(西元1970年)前,里港鄉的農民多依賴「里港圳」、「大港洋圳」以及「新庄洋圳」等3條圳道灌溉。大正2年(西元1913年),日本政府於磚仔地(現今載興村)接近堤防邊,建立攔水壩,引導武洛溪溪水灌溉里港庄和塔樓地區農地。由於這條水圳所灌溉之區域含括大部分的里港地區農田,而變成里港鄉主要的灌溉水圳,稱為「大港洋圳」。  昭和5年(西元1930年),高雄州實施水利統制計畫,根據當時的調查資料顯示,以大港洋圳為主的里港水圳系統,灌溉了約1,561甲的田地。  民國56年(西元1967年),大港洋圳自光復以來,圳道未曾清理,且周邊圳地被佔,水利會沒有進行疏浚,再加上政府籌畫大港洋圳土地重劃工程,先後封閉里港圳和大港洋圳。之後,原先屬於大港洋圳灌溉區域之農地,開始自行鑿井,以抽水機抽取地下水灌溉至今。。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計畫
日期:
建檔日期:2011-09-23
格式:
數量:1
來源: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資料庫
語言:
中文
範圍:
所在地:屏東縣 里港鄉 載興村
經度:X:120.5100153
緯度:Y:22.8214475
管理權:
客家委員會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