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軟橋

客語拼音:海陸:ngion`kiau

名稱:軟橋客語拼音:海陸:ngion`kiau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識別資料:A3-1000402-1110-000027
著作者:
普查人員:彭松枝、王淑慧
主題與關鍵字:
類別:聚落
種類:客家聚落
關鍵字:軟橋、花草林、竹東圳、軟橋水力發電廠、矮店、廚餘田環保米
描述:
歷史沿革:軟橋地名由來說法不一,軟橋位於花草林東南方600公尺處,因其地為橫渡上坪溪津渡所在,當地人架設竹橋,行走其上會上下搖動,與磚石造之硬橋相對稱名為「軟橋」。另據黃榮洛先生研究:軟橋地方有個「彭屋」小名,在清代是外銷茶、樟腦、糖的集散地,象棋林(今竹東)北埔等地物產由挑夫挑來,再由彭屋雇挑夫,橫越上坪溪,經橫山、關西、龍潭到大溪由船運去萬華,因人貨合重常有二三百斤,為防木板橋被大水沖走,因而採用大石及木板間搭方式,如此安全及經濟省事兼顧,才被稱為軟橋。而據當地土生土長的葉國全先生考証及地方耆老則認為,軟橋是源於原住民用黃藤製作的吊橋而得名,對岸的藤寮坑(今為橫山鄉田寮坑)原是黃藤集散地,軟橋地名緣由大抵如上。今之軟橋里下轄六鄰,一、二、三及六鄰為舊時之花草林庄,四、五鄰則為昔日之軟橋庄。四鄰在舊時名為「瓦屋下」,五鄰則稱「矮店」。
歷史脈絡與保存價值:據竹東鎮誌歷史篇第六章第三節內四里沿革記載:光緒15年(1889年)就形成花草林莊及軟橋莊兩個聚落,日治時代屬員崠庄,光復後始分出軟橋和花草林合為軟橋里。軟橋的老街「矮店」自清末以至日治時期即為五峰、上坪等地原住民山產與平地漢人農作物的交易集散地,也是昔日南清公路原來之通道,因此日治時期就設有派出所管理人員及貨物的出入。為了產業發展及理蕃政策的需要,日大正8年,開闢了一條水圳「電灯圳」引上坪溪溪水興建了「軟橋水力發電廠」,奠定了竹東成為工業大鎮的基礎。為了竹東丘陵上農田的灌溉需求,在日大正15年延續電燈圳的引水道開鑿了「竹東圳」,解決了灌溉及民生用水的需求。為配合新竹科學園區的開發,供應竹科龐大的用水需求,竹東圳於民國74年搖身一變成為寶山水庫的引水道。竹東圳也由竹東農業的血脈蛻變為台灣科技的命脈。為滿足更多的用水需求,民國95年完工的寶二水庫,亦自上坪溪越域引水,引水道穿越軟橋進入寶山。軟橋水力發電廠、竹東圳、寶二引水道,奠定了軟橋在水利位置上不可取代的重要性。
地區整體特色:軟橋是傳統的客家農村聚落,最大的特色就是水資源豐富,有竹東圳、寶二水庫引水道、全國最小的水力發電廠
放眼望去則是以水灌溉成長的水稻田
另沿著圳路旁有數處洗衫坑供婦女洗滌衣服。居民間連結深厚,婚喪喜慶都還可以看到出動全庄居民互助的熱鬧景象
為保地方平安,每月的初二、十六,六個鄰的居民輪流前往軟橋伯公廟給義民爺荷飯。除了軟橋伯公廟,亦有對竹東圳開鑿影響深遠的水頭伯公(瓦屋下伯公)。軟橋雖只有百來戶人家,但潛藏許多工匠,有素人雕刻家、貝殼鑲嵌、木匠、翻模、與興建廟宇的師傅,所以街區上可看到許多有趣的創作作品。相對於有趣新穎的創作和街區彩繪,傳統的客家夥房屋和百年泥磚屋,更凸顯客家聚落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計畫
日期:
建檔日期:2011-07-16
格式:
數量:1
來源: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資料庫
語言:
中文
關聯: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竹東鎮誌歷史篇第六章第三節內四里沿革 / 鄭森松
地方耆老口述
範圍:
區域範圍界定:行政區域新竹縣竹東鎮軟橋里
所在地:新竹縣 竹東鎮 軟橋里
經度:X:121.097996
緯度:Y:24.694872
管理權:
客家委員會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