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石角庄開庄伯公祠

客語拼音:大埔:shagˋgog^zong+koi+zong+bag^gung+ciiˇ (shagˋgog^zong+taiˋbag^gung+ ciiˇ

shagˋgog^zong+ lo^bag^gung+ ciiˇ

shagˋgog^zong+ cienˇbag^gung+ ciiˇ

shagˋgog^zong+ fug^ded^ciiˇ)

別名:石角庄大...

名稱:石角庄開庄伯公祠客語拼音:大埔:shagˋgog^zong+koi+zong+bag^gung+ciiˇ (shagˋgog^zong+taiˋbag^gung+ ciiˇshagˋgog^zong+ lo^bag^gung+ ciiˇshagˋgog^zong+ cienˇbag^gung+ ciiˇshagˋgog^zong+ fug^ded^ciiˇ)別名:石角庄大...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識別資料:A2-1000602-1112-000001
著作者:
普查人員:林鑫咸、顧志莉
主題與關鍵字:
類別:歷史建築
種類:寺廟
關鍵字:石角、開庄、伯公、福德
描述:
歷史沿革:石角庄開庄伯公祠座落於東坑路福壽橋旁,清乾隆末葉(西元1785年代)客家先民蘇賢彩等人至石角窠開墾,當時原住民經常出草殺人,蘇賢彩等為求開墾順利,在今福壽橋附近的大榕樹下,就地以三粒石組成伯公膜拜,祈求伯公庇祐開墾平安。日昭和9年(西元1934年)庄民發起建廟,聘請石匠以石板雕砌成小祠,並石雕伯公金身恭祀
民國37年地方擴建伯公祠(本殿),將原有小石祠不動含在新建廟祠內
民國61年該祠重修,築翹鵝(燕尾)式廟頂,並於下橫坑溪上增建拜亭
民國72年,臺灣電力公司在該祠前方對面山嶺上建造高壓輸電鐵塔,次年石角庄連續發生3位青年車禍喪生,庒民咸認伯公祠正對高壓電塔不利該祠的地理風水,會給庒民帶來災禍,且因該祠廟位較低,又因該祠拜亭建造在坑溪上,坑溝排水時有不良,後經眾議改建新廟,將廟基昇高,並將該祠方位轉向,於民國73年7月動工興建,民國74年5月新廟竣工落成安座,並將原來的小石祠遷移至新伯公祠的右側。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計畫
日期:
建檔日期:2011-03-07
創建年代-年份:清乾隆 末葉
創建年代-西元:1785年代
格式:
數量:1
來源: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資料庫
語言:
中文
關聯: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石角庄福德祠重建史誌牌
範圍:
所在地:臺中市 東勢區 福隆里
經度:X:120.84643
緯度:Y:24.24204
管理權:
客家委員會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