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名稱:明貺三山國王爺神位

主要名稱:明貺三山國王爺神位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文物系統代碼:HM_83_im20120330_rel_org-05
資料類型:
型式:實體物件
主題與關鍵字:
藏品類目:信仰
主題類別:諸神
描述:
原詮釋資料:現存文獻中最早使用「三山國王」一辭,並把三山國王傳說系統化的是元代任翰林國史院編修的江西廬陵人劉希孟,寫了《潮州路明貺三山國王廟記》,明初被載入《永樂大典》(註三)。所謂「明貺廟」是三山國王廟的尊稱,「明貺」兩字是宋太宗勒封三神為國王時所賜的廟額名稱,指出相傳隋朝不知年份的二月廿五日,「有神三人,出於巾山」,它「肇跡於隋、顯靈於唐、受封於宋」,是無形象的「介石之神」。「貺」意為賜給或所賜的禮物。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臺灣客家文化中心籌備處
日期:
攝影日期:2012-03-30
格式:
尺寸:16�4�cm
管理權:
機構名稱:鹿港三山國王廟管理委員會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