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 蔡肇祺先生 有生天涯 三首中之二

行書 蔡肇祺先生 有生天涯 三首中之二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DingQi_C-tian_51_12_2
資料類型:
型式:文字
作品分類:書法創作
著作者:
陳丁奇
主題與關鍵字:
書體:行書
描述:
釋文:呱呱落地到天涯,為作好人苦倍加。 藝道游成無愧祚,天人合一不偏斜。 逆來順受都無掛,否極泰臨猶不華。 知足布衣常有樂,寫詩譜曲頌煙霞。 落款:「蔡肇祺先生於公元一九九0年二月十三日四時十四分賦 有生天涯三首中之二 八十三叟 陳丁奇」。
作品賞析:本作品為行書條幅,七言律詩,共五十六個字,分四行書寫,另落款一小行。筆勢流暢,表現行書特色,除了有行無列,作者亦利用墨色輕重,字體大小,筆勢連綿的方式,形成藝術效果。 第一行前五字墨色較濃,第一行末三字,為原詩第三句「藝道游成無愧怍」起頭三字,相較而言,於全幅作品中,墨色又最濃,有達到穩定全體畫面的效果,同時本句內容,亦表示作者有取於孔夫子「志於道」、「游於藝」及「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的生活理想。 第二行第一字墨色亦稍重,第五字為原詩第四句的第一字,墨色亦突然加重,有提醒觀者注意之效。同理,第二行末四字「逆來順受」,為原詩第五句頭四個字,前二字連綿,且字體加大加長,突出原詩作者創作時的人生觀,亦為原詩重要旨意之一。 第三行亦有最上方三字及最下方三字,寫得較重的情形,上方「無罣」二字故意拉長,配合字義有真無罣礙,一任環境作弄之意。「否極泰臨」,不用「來」字而用「臨」字,取易經第十九卦卦名。「猶不華」三字用淡墨,配合字義,有不為浮華世事所牽絆之意。另外,倒數第三字「知」字特別加重墨色,為原詩第七句開頭,不但點出「知足」乃作者之處世觀,亦體現老子思想中知足不辱、守柔不争、簡樸淡泊的體道生活。 第四行最特出的字是第五字「寫」,突然加深墨色,突顯原詩第八句「寫詩譜曲頌烟霞」之意,七字墨色均較深,有收束作品,穩定畫面的考量。表達原詩作者基於以上人生態度,而嚮往的生活內容。「頌烟霞」三字乃隱者之風、陶然忘機之趣。(陳章錫賞析說明)
出版者:
典藏單位:劉金枝女士
日期:
創作年代:83叟
格式:
裱褙(高x寬):197.5x45.1cm
畫心(高x寬):136 x 33cm
管理權:
典藏者:劉金枝女士
嘉義玄風書道館陳丁奇家屬
數位化執行單位:嘉義大學中文系台灣典範書家陳丁奇數位美術館
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台灣」授權,引用時請註明出處「國立嘉義大學中文系暨嘉義玄風書道館陳丁奇家屬」。引用賞析說明時,請註明撰稿者及「台灣典範書家陳丁奇數位美術館」。

授權聯絡窗口

蘇子敬
05-2263411轉2124、2103
或 0918-825210
sutzu@mail.ncyu.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寒玉堂文集卷上(共57頁)
寒玉堂文集卷上(共57頁)
寒玉堂文集卷下(共43頁)
寒玉堂文集卷下(共43頁)
寒玉堂文集卷上(共57頁)
寒玉堂文集卷上(共57頁)
寒玉堂文集卷下(共43頁)
寒玉堂文集卷下(共43頁)
寒玉堂千字文注釋(共19頁)
寒玉堂千字文注釋(共19頁)
寒玉堂文集卷下(共43頁)
寒玉堂文集卷下(共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