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生物
文獻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教育加值
教材
兩生類學習資源
蚓螈個論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動物學組
第二期計畫
台灣兩生爬蟲類知識庫子計畫
學習資源
中文名:生殖與發育
推薦分享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編碼:0b00000181e3fe83
資料類型:
紀錄類別:動物學習資源
著作者:
作者:黃文山
主題與關鍵字:
主題:動物
描述:
簡介: 所有蚓螈都是行體內受精。雄性將其泄殖腔前面的部分擠壓出來,並插入到雌性的開口而直接將精子輸入雌性生殖系統當中,就如同爬蟲類、鳥類以哺乳類受精的方式一般。儘管水生物種曾被觀察到在交配前會有波浪狀的「跳舞」,然而實際上對於牠們配偶的識別及求偶方式可說是一無所知。蚓螈基本的物種在靠近河流的洞穴中產卵,具有鰓的幼體在孵化後會扭動身體以進入水中,直到變態完全後才成為陸生。有些物種則是直接發育,卵被產於地底下而幼體直接在裡面發育直到變態完成,使得小型的成體被孵化出來。而似乎所有產卵的物種其雌性都會提供親代照顧而停留盤繞在卵的周圍。 胎生(產出活體)是蚓螈的生殖當中最引人注目的特徵。可能所有物種當中有一半會將發育中的幼體留在輸卵管中直到完全變態。在卵黃的供應耗盡了以後,會利用來自輸卵管的大量腺體分泌物「子宮奶」來供應幼體養分,極少數的青蛙及蠑螈也演化出這樣的機制。發育中的胎兒有許多小型牙齒,其在不同物種的形狀不盡相同,這與餵食輸卵管腺體的分泌物有關聯,牠們僅僅在出生時才需要成熟的牙齒。經由胎兒和母體的微血管到流動血液之間的物質輸送,胎兒的鰓被認為可用來和母體之間進行氣體交換,也可能是營養交換。蚓螈懷孕的時間很長,依照物種的不同可從7個月到11個月不等,且這段期間大部分是由母親的分泌物來使幼體獲得營養。蚓螈每一窩約可產下2-25隻幼體,且每個胎兒的重量在懷孕期間會劇烈增加,因此母體對於能量的需求相當的大。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http://www.nmns.edu.tw/)
來源:
數位化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兩生類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黃文山(年代不詳)。[中文名:生殖與發育]。《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f/d8/1f.html(2024/01/03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f/d8/1f.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生殖系統
哺乳類
輸卵管
青蛙
胎兒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中文名:六個主要的族群
中文名:保育和環境
中文名:食性及攝食模式
中文名:外型與功能
中文名:起源
中文名: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