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勾鞋

客語拼音:大埔:gieu+heˇ (kiau`heˇ;gieu+zhoi`heˇ)

別名:翹鞋;勾嘴鞋

名稱:勾鞋客語拼音:大埔:gieu+heˇ (kiau`heˇ;gieu+zhoi`heˇ)別名:翹鞋;勾嘴鞋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識別資料:F0-1000602-1101-000020
著作者:
普查人員:林鑫咸、顧志莉、陳錦霞
主題與關鍵字:
類別:古物
種類:生活及儀禮器物;衣飾
關鍵字:勾鞋、翹鞋、勾嘴鞋
描述:
描述:「勾鞋」為平底、尖頭單樑鞋,係往昔客家婦女居家所穿的便鞋,因鞋頭向上翹起如勾形,故稱為「勾鞋」,亦稱為「翹鞋」、「勾嘴鞋」等。此「勾鞋」勾高8公分,為沒有包後腳跟的拖鞋形式,表布材質為棉布,色彩為深藍色;配布材質亦為棉布,色彩為淺藍色,鞋面並以黑色棉布包緄口緣;鞋墊中層為白色棉布,鞋底為米色麻布;傳統客家勾鞋的刺繡佈局以鞋頭為重點,此勾鞋為早期東勢客家婦女的居家便鞋,鞋頭配布面寬約4公分,其刺繡圖紋較為樸素,僅以三角形序列圖形勾勒,為臺灣中部早期典型的客家勾鞋形式。傳統客家勾鞋的做法是先將鞋底、鞋面分別先製作好,再將兩者縫合;納鞋底首先依照腳形剪下鞋底模型,再將鞋底模型ㄧ層黏ㄧ層,黏上十幾層後,以榔頭敲打結實,做成布板當成鞋底材料;接著以錐子在鞋底板上鑽孔,再以苧線穿針縫合拉緊,此技法ㄧ般稱為「盤金釘線」;鞋底縫好後,續縫鞋面及繡花,還須用榔頭將突出的鞋頭敲打成翹起的勾形。勾鞋「千層底」,以前製作ㄧ雙勾鞋非常費時,勾鞋大都以剪裁剩下的廢布料為材料,ㄧ雙勾鞋約可穿5、6年,早期為客家新娘的嫁妝之一。
材質:棉布、麻布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計畫
日期:
建檔日期:2010-04-05
年代:日昭和初年(約西元1926年)
格式:
形狀:帆船形
尺寸:25.5公分×6.5公分×2.5公分
語言:
中文
管理權:
保存機關(人)-名稱:江榮豐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