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人類學
漢
客家
傳統藝術
生活技藝
其他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客家委員會
數位臺灣客家庄
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計畫
名稱:李徐秀霞、李富楣挷面
客語拼音:四縣:liˋqiˇxiu haˇ、liˋfu moiˇbangˊmien(bangˊmien)
別名:挽面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識別資料:D0-1001313-1011-000021
著作者:
普查人員:李瑞珍、李育琴
主題與關鍵字:
類別:傳統藝術
種類:生活技藝;其他
關鍵字:美容、美髮、挽臉
描述:
歷史源流發展概況:李徐秀霞是苗栗南庄鄉人,民國32年生(1943),13歲時,全家跟著父親遷徙到萬巒泗溝村定居,平時幫忙照顧家中農事。閒暇時,看著堂嫂幫叔婆、妯娌挷面,後來李徐秀霞就這樣也開始在家免費幫人挷面(挽面)。民國42年開始和妹妹外出幫人燙髮,受到好評,沒多久妹妹在潮州開店,姊妹就搬到潮州,開起美髮店。民國50年結婚後,在內埔國小對面租屋,開始做挷面的服務。後來挷面的技藝也傳承給女兒和媳婦,現在只有老客人指定才會出來幫客人挷面。李徐秀霞還曾應縣政府文化局之邀,在縣府傳統技藝活動中,現場為客人挷面。民國55年(1966)生的二女兒李富楣,從小看著媽媽工作,高中時進入美容學校而後開始從事美容美髮工作。至於挷面的技術則是在母親店裡試著學習,邊看邊找熟客練習,熟練後就開始幫客人挷面。目前在內埔老街開設「阿咪美容美髮」。
技法流派:挽臉時綿線要平,白粉要從額頭往右擦臉頰,再擦左臉頰、鼻子,從額頭用平時女紅針線用的錐子順著眉型拔臉頰、下額的毛,繩子要打好,不要捲,否則挽下去,就會夾到肉。幫人挷面時,會觀察客人臉的毛流,有的很順、有的逆長的,如果客人臉皮較薄,若使力不當,很容易受傷。挷面的線是一般的棉線,細細的線完全靠手的力道,利用手腕、手指和牙齒三方拉力,把細毛從毛囊中拔起。挷面是靠挽毛時讓皮膚新陳代謝去角質,去除汗毛,好上妝、吸收快、強化皮膚以達到膚質的效果。現在隨著潮流而幫客人修改額頭的細毛,順著臉蛋,修成橢圓型為最好。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計畫
貢獻者:
保存者名稱:李徐秀霞、李富楣
日期:
建檔日期:2010-07-06
格式:
數量:1
來源: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資料庫
語言:
中文
範圍:
經度:X:120.567215
緯度:Y:22.614535
所在地:屏東縣 內埔鄉 東寧村
管理權:
客家委員會
後設資料創用CC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李瑞珍、李育琴(2010-07-06)。[名稱:李徐秀霞、李富楣挷面]。《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d/f6/3d.html(2014/09/25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d/f6/3d.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東寧
毛囊
白粉
租屋
挽臉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