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泉水坑

客語拼音:海陸:can shuiˊhangˋ

名稱:泉水坑客語拼音:海陸:can shuiˊhangˋ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識別資料:C0-1000311-1009-000322
著作者:
普查人員:范佐勤;彭思偉;連梓鈞
主題與關鍵字:
類別:文化景觀
種類:水利設施
關鍵字:泉水坑、笨港村
描述:
簡要描述:笨港村大坡溪一帶,原為村長黃永盛祖先於清朝來台登陸、定居之地,由於靠海,在笨港居住的先民就以農、漁作為生計活動,在此繁衍。此一泉水坑,據黃村長指出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推估約在清朝時期就已存在,而關於此一泉水坑有一傳說,約莫兩百多年前的某天,黃村長的祖先在海邊牽魚,發現海上飄了一具穿官服的屍體,先民將其打撈上岸、埋葬在海邊,後撿骨將其重新葬於現今泉水坑位置附近,並稱其為「水德公」。後來黃家祖塔起好,就將水德公的骨骸放進黃家祖塔內一同祭拜。黃村長提到祖先曾說,笨港地區曾經歷旱災、缺水的情況皆能安然度過,灌溉、民生用水皆使用無虞,就是因為以前有將水德公納入塔內一同祭拜,所以泉水坑才受到水德公的保佑。
特徵:早年此一泉水坑面積較現今更為寬廣,後因開拓道路,使得此一泉水坑的面積縮小,目前僅能容納三至四人在此洗衣。此泉水坑終年有水不斷湧出,且水溫是冬暖夏熱。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臺灣客庄文化數位典藏計畫
日期:
建檔日期:2010-05-26
格式:
數量:1
來源: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資料庫
語言:
中文
關聯:
關連:此泉水坑水源終年不斷,並且水溫冬暖夏涼。
範圍:
位置與範圍:桃園縣 新屋鄉 笨港村台15縣道旁
所在地:桃園縣 新屋鄉 笨港村
經度:X:121.01309
緯度:Y:24.58213
管理權:
客家委員會
後設資料創用CC
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 禁止改作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