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生物
動物界
棘皮動物門
海參綱
楯手目
海參科
知識單元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動物學組
第二期計畫
台灣產棘皮動物及其他罕有研究無脊椎門類知識庫子計畫
知識單元
中文名:米氏海參
學名:Holothuria moebii
拉丁同物異名:Holothuria lubrica var. moebii
推薦分享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識別碼:0b0000018042456e
資料類型:
型式:合集
紀錄類別:無脊椎動物棘皮知識單元
主題與關鍵字:
學域-大分類:動物-棘皮動物類
拉丁界名:Animalia
中文界名:動物界
拉丁門名:Echinodermata
中文門名:棘皮動物門
拉丁綱名:Holothuroidea
中文綱名:海參綱
拉丁目名:Aspidochirotid
中文目名:楯手目
拉丁科名:Holothuriidae
中文科名:海參科
拉丁屬名:Holothuria
中文屬名:海參屬
拉丁種小名:moebii
描述:
種命名者:Ludwig
簡介:"米氏海參Holothuria moebii,在分類上屬於海參科Holothuriidea,又稱為米氏怪參或米氏參。動物為褐色,體長可達20公分,寬達4公分,呈臘腸形。體壁柔軟,約0.2公分厚。有20隻楯狀觸手。管足集中在腹部,略排成三縱列,背部疣足稀疏。皮膚內的骨針主要為具有許多細疣及短突起的粗杆狀體。觸手內的骨針為較細的杆狀體,上面有稀疏的突起。墾丁標本採於珊瑚礁區高潮線附近石塊下,而東北角海域則採於龍洞灣2米深的石塊下。動物多吸附在岩石下的沙中,吞食沙中的有機物為食,不會主動到礁岩上爬行,尋找食物,此種海參可能是夜行性種類,移動性可能很低。標本均是翻石頭時採到,數量不多。 在全世界的分布上,屬於印度-西太平洋常見種。典型的分佈地區,例如:馬斯開里恩群島,錫蘭地區,孟加拉灣,印度東部,澳洲北部,菲律賓群島,日本南部及中國南部,南太平洋群島以及中國大陸香港地區的海域。台灣地區則在東北角海域,墾丁,及澎湖後袋子島均有採獲,但數量稀少。 "
成體體型概分(直徑或體長):大型(10cm~)
外部輪廓:臘腸或蠕蟲狀(Sausage like or worm like)
骨骼排列:骨針狀(Spicules or Ossicles)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棘皮動物學
日期:
學名原始發表年代:1833
關聯:
學名原始發表文獻:Ludwig, H. 1883. Verzeichniss der Holothurien des Kieler Museums. Ber. Oberhess. Ges. Nat. U. Heilk. 22: 155-176.
範圍:
台灣分布地點:東北角海域
世界地理分布:馬斯開里恩群島
分布深度:0~1m 潮間帶及潮池
棲所環境:礁石區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使用聲明:館內公開瀏覽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作者不詳(1833)。[中文名:米氏海參]。《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c/68/bf.html(2024/01/03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c/68/bf.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海參科
有機物
海參屬
海參
臘腸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中文名:棕環參
中文名:黑乳參
中文名:褐斑白尼參
中文名:黑赤星海參
中文名:白底輻肛參
中文名:黃疣海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