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雙鉤鋸鍬形蟲

學名:Prosopocoilus formosanus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識別碼:0b00000181e32980
資料類型:
型式:合集
主題與關鍵字:
學域-大分類:動物-昆蟲類
拉丁界名:Animalia
中文界名:動物界
拉丁門名:Arthropoda
中文門名:節肢動物門
拉丁綱名:Insecta
中文綱名:昆蟲綱
拉丁目名:Coleoptera
中文目名:鞘翅目
拉丁科名:Lucanidae
中文科名:鍬形蟲科
拉丁亞科名:Lucaninae
中文亞科名:鍬形蟲亞科
拉丁族名:Dorcini
中文族名:大鍬形蟲族
拉丁屬名:Prosopocoilus
拉丁種小名:formosanus
描述:
種命名者:Miwa
簡介:動物昆蟲甲蟲鍬形蟲科雙鉤鋸鍬形蟲Prosopocoilus formosanus (Miwa, 1929) Prosopocoilus formosanus (Miwa, 1929) 雙鉤鋸鍬形蟲,又叫雙鉤薄顎鍬形蟲、薄顎鍬形蟲、薄翅鍬形蟲。雙鉤鋸鍬形蟲在臺灣是屬於中小型的鍬形蟲,雄蟲體長2-4 cm,雌蟲1.5-2 cm,身型修長,兩側約略平形。體色紅褐色到暗褐色,具有微弱的光澤。雄蟲的大顎形狀很像開瓶器,內側具有一枚尖銳的齒,和大顎尖端形成「雙鉤」,因而得名。大小型個體間的齒型沒有太明顯的變化。雌蟲的各足腿節有黃褐色或紅褐色的大形斑紋,可以和類似的望月鍬形蟲(Dorcus mochizukii (Miwa))雌蟲相區別。台灣特有種,分布在海拔350-1850公尺的山區。具有趨光性。Miwa(1929)原始發表的種名為Leptinopterus formosanus,後來被轉入Macrodorcas屬,Maes (1990)則根據本種建立一個Macrodorcas的亞屬,稱為Miwanus。目前東方學者鮮少使用Miwanus這個亞屬名,且大都採用水沼與永井(1994)的觀點,將本種置於鋸鍬形蟲屬中。
食性:植食
成蟲體型概分:中小型﹝1cm~5cm﹞
口器特徵:咀嚼式﹝Madibulate or Chewing type﹞
翅之數量:二對翅
翅之質地:翅鞘﹝Elytra﹞
變態 (Metamorphosis):完全變態﹝Holometabolous﹞
生態:皆陸生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昆蟲學
日期:
學名原始發表年代:1929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使用聲明:館內公開瀏覽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兩點鋸鍬形蟲
中文名:鬼豔鍬形蟲
中文名:紅圓翅鍬形蟲
中文名:斑紋鍬形蟲
中文名:鹿角鍬形蟲
中文名:兩點鋸鍬形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