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稻綠椿

中文別名:南方綠椿象

學名:Nezara viridula (Linnaeus, 1758)

推薦分享

Share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系統識別碼:0b00000181d9bd3d
資料類型:
型式:合集
主題與關鍵字:
學域-大分類:動物-昆蟲類
拉丁界名:Animalia
中文界名:動物界
拉丁門名:Arthropoda
中文門名:節肢動物門
拉丁綱名:Insecta
中文綱名:昆蟲綱
拉丁目名:Hemiptera
中文目名:半翅目
拉丁總科名:Pentatomoidea
拉丁科名:Pentatomidae
中文科名:椿象科
拉丁屬名:Nezara
拉丁種小名:viridula
描述:
種命名者:Linnaeus
簡介:"動物昆蟲半翅目椿象科稻綠椿南方綠椿象Nezara viridula (Linnaeus, 1758) Nezara viridula (Linnaeus, 1758) 稻綠椿,別名南方綠椿象,屬於中小型椿象,成蟲體長約12.6-16.6mm、體寬約7.5-8.2mm,體色一般為綠色,但亦有綠色型、褐色型、黃帶型及綠斑型者,個體斑紋變化非常明顯。綠色型:成蟲整體綠色,體背色濃而腹面稍淡。頭側稍黃,複眼黑色,單眼紅色,觸角第1-3節綠色,第3-5節的端部具黑褐色斑紋。前胸背板後緣較為隆起、兩側角稍突出,小盾片略為三角形,基部有3個的橫列小黃白斑點、兩側則各有一枚黑色小斑。褐色型:成蟲體色褐色,外形與綠色型類似,是綠色型的冬季型態。黃帶型:成蟲外形及體色與綠色型類似,但頭部前半部、翅基和前胸背板前半部為黃色 (後緣呈波紋狀)。綠斑型:成蟲外形與前兩型類似,但體背為橙黃至黃綠色具綠色斑點,腹面綠色。前胸背板前半部和小盾片基部各有三個綠色斑紋,另小盾片端部呈綠色,與前翅革質端部各有一綠斑排成一橫列。 本種蟲體外型與草綠椿象(Nezara antennata)很類似,但是本種觸角第3、4、5節前端有褐色斑,以及前胸背板側角較圓滑且不突出,可以此區別。 成蟲於水稻田繁殖,完成一代需時40-50天,成蟲期約30-50天,卵、若蟲、成蟲各時期可以在田間同時見到。成蟲產卵於葉片,卵塊約20-130粒。卵為圓筒形,高約1.2mm,直徑約0.75mm。初時為乳白色,後變為黃色或黃綠色,孵化前紅色。若蟲共有五個齡期,若蟲體色斑紋多變化,具有紅、黑、黃白顏色的斑點。一齡若蟲體色黃褐色,胸部中央具橙黃色大圓斑,二至三齡若蟲黑褐色,腹背中央具兩枚橙黃色斑紋,五齡若蟲綠色,前胸背板、小盾板和翅芽具黑色斑紋,腹背具淡黃色斑紋、中央和側緣有紅色斑紋。 成蟲、若蟲均為植食性昆蟲,吸食寄主植物汁液。若蟲、成蟲皆以水稻、唐菖蒲、粟、田青、棉花、胡麻、柑桔類、豆科類等植物為寄主,在雜草上也很常見。成蟲多棲息於柑桔樹之樹梢及外側枝條,高溫季節非常活躍。初孵化若蟲聚集成群,其後分散,剌吸葉片養分。一般群聚於寄主植物上成群出現,成蟲、若蟲都有臭腺,遇到騷擾或警嚇時會散發腥臭味。成蟲善遷移,具趨光性,在臺灣主要以成蟲越冬。本種廣泛分布於全島,活動範圍於平地至中低海拔區域,從農地到野外都看得到。本種分布於全世界水稻栽培區,在台灣、中國、斯里蘭卡、緬甸、泰國、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皆有。"
食性:植食
成蟲體型概分:中小型﹝1cm~5cm﹞
口器特徵:刺吸式﹝Piercing-Sucking﹞
翅之數量:二對翅
變態 (Metamorphosis):漸進變態﹝Gradual metamorphosis﹞
生態:皆陸生
出版者:
數位化執行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昆蟲學
範圍:
世界地理分布:臺灣
管理權:
典藏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使用聲明:館內公開瀏覽

授權聯絡窗口

鍾舜丞
04-23226940*762
chungnmns@nmns.edu.tw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中文名:藍椿
中文名:黃斑粗喙椿象
中文名:雙峰疣椿
中文名:稻黑椿
中文名:大盾背椿
中文名:黃斑椿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