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無新舊說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690000032005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彭鏡泉
主題與關鍵字:
崇文社文集(4)
描述:
內文:有清季世以來。天下擾攘。環球諸國。互鬥雌雄。各富其國。各強其兵。棄天爵之美善。競物質之文明。皆舍其舊。而新是謀矣。東亞之國。鑒於覆轍。僉謂轉弱為強。反危為安。其道胥不外於維新。故變遷思想。將舉固有之道德。一掃而空之。嗚呼曾不思震旦乾坤。尋常之材藝雖舊。而精華之道德。固歷萬古而常新耶。溯自唐虞倫常立教。繼以禹湯文武周公。迄於孔子孟子。其間子臣弟友之規。仁義禮智之旨。聖訓煌煌。炳若日星。雖歷秦漢魏晉唐宋元明有清。幾經灰劫。幾經淘汰。而曲學異端。群就澌滅。惟此道德巍然獨存。誠以世界人類之眾。非道德無以造平和。風氣不齊。非道德無以息爭競。若安宅然。為人人所居止。若大路然。為人人所必由。雖舊彌新。惟新非舊。而乃見異思遷。厭其舊而喜維新也。曷故。嘗觀歐西偏重物質。百工技藝。各擅其長。制作之美。凌駕大陸。自吾儕視之。人巧我拙。人利我鈍。蓋瞠乎其後矣。值此龍爭虎鬥之秋。優勝劣敗之世。苟利權外奪。何以富吾國器械不良。何以強吾兵。革故鼎新。誠為急務。顧此乃言其材藝。而非所論於道德。夫材藝有新舊。而道德固無新舊也。人苟誤以道德之舊。欲與材藝同其更新。則亂子臣弟友之規。壞仁義禮智之旨。道其所道。非吾所謂道。德其所德。非吾所謂德也。今夫水火之用。五穀之食。由來舊矣。人不能以水火五穀之舊。而別取以代之者。道德之施行於世。亦數千年於茲矣。雖更閱百世。以至千萬世。亦無嫌其舊。是與水火五穀。更無殊別。吾故曰道德歷萬古而常新也。非然者徒拘新舊之見。而好為立異矜奇。吾恐居上足以誤國。為下亦足以害身。其弊皆由於棄道德故也。今之論世者其知之否。
出版者:
周崑陽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2009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五桂嶺石壁肖像
古今詩話菁華
列傳五
入毓粹門
中外古今變故書述□日儒
藝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