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興國論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680000031227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劉文達
主題與關鍵字:
崇文社文集(3)
描述:
內文:武力可以強國。不可以興國。猶天下可以馬上取。不可以馬上治。此古今之明鑒也。而探其本。究其源。舍文學其何以。夫文學者國家之精英。世運之盛衰係焉。伊古以來。未有文學衰而國能興者也。亦未有文學盛而國不興者也。然或者謂孔子集群聖之大成。開千古文學之祖。杏壇一席。弟子三千。攝相三月。魯國大治。其文學之及人益國。如響斯應。而不能興春秋之天下者何也。不知當日者轍轅雖遍。而所如輒阻。用我無人。孔子之不幸。亦列國之不幸也。豈文學之咎哉。設令其時斧柯可假。得行其道。以展其文學。何難興春秋之天下為唐虞之天下哉。三代而後。漢唐之文學最盛。文景之世。媲美成康。開元之治。不減貞觀。漢唐之天下。一文學之天下也。秦皇漢武。專尚武力。不重文學。故秦不過二世而亡。漢武終悔輪臺之詔。是則文學衰而國不興之一證也。夫所謂文學者。經天緯地。定國安邦之基也。本乎六經。重在道義。非如六朝之體。競尚浮華。八比之文。刻劃章句。蓄道德為文章。本學問為經濟。斟今酌古。講讓興仁。其效可化天下為一家。中或為一人。而其措天下於泰山之安。登斯民於衽席之上。有不期然而然者矣。嗟乎。今日之世界。一武力之世界也。文明極點。變為野蠻。過激之潮流日漲。革命之思想日增。皆由專尚智力。不重文學。無詩書之氣以涵養其性情也。萬國之君。苟能偃武修文。化干戈為玉帛。易征伐為揖讓。崇重文學。以治其國。則唐虞三代之隆。不居然更見於今日哉。
出版者:
周崑陽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2009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列傳二
列傳三
列傳五
古今詩話菁華(二)
列傳六
附錄 槱兒遊蘆溝橋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