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檔案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公開徵選計畫
國立中正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數位典藏計畫
憐孤恤寡議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680000031205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陳材洋
主題與關鍵字:
崇文社文集(3)
描述:
內文:大暑之酷吏紛擾。清風之故人不來。余乃步出庭外。趨於修竹之下。纍纍然如孤寡之無依。席地而坐。以漸避其災威。俄有同受酷烈之容。亦趨來而避。狀若與人可憐可恤者。向余少敘寒暄。繼及時事曰。際此世界優勝劣敗。小之見削於大。弱之見併於強。寡之見凌於眾。幾有冤沉海底。無地可伸矣。況一種無父之孤。無夫之寡。其何以存身世界乎。余則愀然以告曰。吁、子何不思之甚也。當今趨利。如蟻附羶。彼大之虐小。強之迫弱。眾之凌寡。無非為利起見。而孤賓之見欺。亦何以異。或欺其無知。而利其所有。或欺其無力。而利其可奪。若無以憐恤之。何以發人之天良。慰人之苦況。蓋秉彝懿德。盡人同具。不鼓動之則不發現也。客曰。信如斯言。若獨以孤為宜憐。寡為宜恤。如近世歐西動亂。開未曾有之戰爭。損不計數之生靈。其孤兒寡婦。滿目淒然。竊恐欲憐之不勝憐。欲恤之不勝恤矣。余曰。是又不然。彼處國家用兵之際。為國捐軀。其孤兒寡婦。國家自有扶養之料。使其孤得以成立。寡得有依賴。若其婦不能耐寂。亦聽其自由再醮。若有愛惜名節。甘守從一之義。是為奇特之行。國家亦自有表彰之例。此非獨歐西有然。凡文明國莫不皆然。且論常不論變。凡孤兒之淒慘。每有慈善家維持。設孤兒院養育。以曲體好生至德。保存國民種類。寡婦能清操。別有褒賞之狀。紀念諸品。造端風俗善良。勉勵社會修行。如本島育嬰堂節孝祠。前朝之規模尚在。改隸後此事未經擴張。故有心人特借題徵議。以作暮鼓晨鐘。發人深省耳。況邇來附勢趨利。相習成風。人心奸險。凡利之所在。皆放而行之。不顧孤寡之家。陷井落石。幾如天良喪盡。甚或一種惡習。不顧倫理。夫死而伯叔相接。不重人道。養媳為錢樹開花。寡廉鮮恥。壞亂人倫極矣。今一議憐恤之典。若得有司提倡。不特孤者得遂其生。寡也得受其惠。亦使殘忍者流。共知失怙子。亦為仁政所優容。失節諸婦。咸知未亡人必以清操為貴重。庶社會之風尚。日臻淳厚。文明之雨化。毫無污點矣乎。客唯唯而退。余亦暢所欲言。雖憐恤未卜見於忘暑氣之何時。消於何處。乃起而徐行。步我門。入我室。倚南窗臥榻。維空谷爾音也。知發政施仁。乃是文王之事。而憂民愛國。難忘賈誼之書。因不揣其末議。染翰濡毫。爰述之以為孤寡請命者。
出版者:
周崑陽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2009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陳材洋(2009)。[憐孤恤寡議]。《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4f/ed.html(2015/07/21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4f/ed.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節孝祠
孤兒院
懿德
大暑
用兵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撫墾志
古今詩話菁華(五)
臺灣詩社記
八月十七日(西曆十月五日)
虞衡志
列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