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蕃策

推薦分享

Share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670000031091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許子文
主題與關鍵字:
崇文社文集(2)
描述:
內文:講藝術者。吾知其為西哲。說仁義者。吾知其為東士。而生蕃固不及東西人也。角者吾知其為牛。鬣者吾知其為馬。而生蕃則高出於牛馬也。以不及東西人。不教而殺。非帝王之至意也。以高出於牛馬。教之而不化。豈天地之生材乎。是必有以理之。自來理蕃之策。本非一端。荷蘭以散。鄭氏以聚。滿清則聚散並用。或勞而來之。或驅而去之。究之以殺止殺。而殺未必能止。以蕃和蕃。而蕃未必能和。徒以國家有用之財源。盡填官吏無窮之慾壑。誰為為之。孰令致之。此二百餘年之治蕃。所以無一策也。方今聖天子在上。龍馬負圖。鳳麟獻瑞。西窮歐美之藝術。北闢滿蒙之土地。豈在此區區雲之深。林之密。四十萬餘之生蕃乎。不佞臺南下士。行年四十。姓氏不登於朝籍。是無官守也。吟詩百一。諮詢不逮於士林。是無言責也。第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蕃地縱遠在內山。猶是一王土也。蕃民雖非族類。猶是一王臣也。是以不揣固陋。敢獻芻蕘。謹就安撫之策。陳於高明之前焉。   一待其所缺而予之。衣所以禦寒也。生蕃自織其機不患無衣。食所以充飢也。生蕃自耕其地。不患無食。有衣而予之衣。有食而予之食。是猶日月既出。而燭火不息。其為光也不亦勞乎。時雨既降。而灌溉自若。其為澤也不亦難乎。然而日中則昃。月滿則虧。衣食雖有可恃。而有時乎不可恃。堯之世盛世也。尚有九年之水。湯之時盛時也。猶有七年之旱。況蕃地磽薄。蕃民無知。其不室如懸磬。野無青草者。吾見亦罕矣。是故急而相告。則籌以恤之。不必袞衣繡裳。旨酒嘉殽。但使身不受寒。腹不受飢。彼必深感我恩。無貳汝心矣。   一知其所忌而禁之。對波斯言拜物之非。則波斯必怒。過埃及而笑拜火之愚。則埃及必懼。以為無滋他族。實逼處此。鳴鼓而攻之可也。觸其所忌則不可也。故入生蕃之野。必問其禁。觀生蕃之俗。必知其忌。慎勿謂大地文明。強之必從。彼族迷信。強之必破。必欲易彼之忌。從吾所使。吾恐不激之生變。則怒之生心。未撫以前。猶可相安若素。既撫之後。反教滋事多端。無論絕妙森林。不聽丁丁之伐木。膏腴土地。難觀軋軋之耕田。即隘勇必自此無寧日。人夫必自此無寧歲。其負我督府治臺之苦心。蓋有不可勝言者矣。   一察其所苦而救之。狄以閔之元年伐邢。其後二年。而齊始遷邢於夷儀。狄以閔之二年滅衛。其後二年。而齊始封衛於楚邱。齊桓之恤二國。必在二年之後者。欲其感恩戴德也。 今生蕃雖非邢衛比。我亦非齊桓比。而此救災之術。何妨借而用之。蓋生蕃亦知方以類聚。物以群分。第睚眥之嫌。遽爾挺身而鬥。衛生之失。可憐沒世無醫。設或戰爭一起。從事干戈。抑或疫病流行。呻吟床第。吾祗觀其變養其亂。待其衣食已盡。家室已亡。屠戮已甚。流亡已眾。乃徐起而圖。振於危蹙顛沛之中。置於豐樂平泰之地。使酋長無家而有家。小氓無身而有身。深仁重施。殆將淺九淵而輕九鼎矣。一因其所好而益之。以章身言。首插雉尾。肩懸紅布。身體之所好也。以家室言。土以為穴。石以為垣。起居之所好也。以寤寐言。草以為蓆。皮以為褥。朝夕之所好也。若夫祭祀之期。蹲蹲舞我。宴饗之樂。鳴鳴動人。尤精神之所好也。撫蕃者。能因其所好而不奪之。復因其所好而更益之。陶其情於既樂且孺。養其性於既和且平。大學曰。樂只君子。民之所好者好之。其斯之謂乎。   一順其所安而處之。爰居爰處。所喜者木石而已。以遨以遊。所偶者鹿豕而已。然習之所化。情之所安。雖易以畫棟珠簾。亦中心是悼也。彼蓋以遊獵為能。不識農商之大勢。牧畜是事。焉知工礦之雄圖。與其改絃更張。開其文明之化。孰如順勢利導。遂其魯鹵之心。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依然少皞之休民。包茅已入。王祭已供。不效楚王之僭號。自可順時而處。隨遇而安。無爾詐我虞之險。有相親相近之歡也。 一隨其所長而用之。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以蕃地如此其廣。蕃民如彼其眾。荒煙蔓草之間。春水斷橋而外。豈無一鄉善士。絕大奇才。為庸流所欽仰乎。惟其賢而舉之。用於應對進退之節。惟其才而舉之。用於射御耕織之途。如或事有所遠。時有所失。切勿苛刻是求。仍以哀矜為念。庶乎洞口癡雲。不鎖天心之皓月。人間艷福。倏開慧眼之香花也。   一視其所短而教之。蜀地邊僻也。文翁治之。則化為詩書之境。武城小邑也。子游治之。則為絃歌之聲。安在生蕃推於化外。獨不可加以清誨乎。生蕃而佚也。教以農桑之勞。生蕃而淫也。教以男女之正。生蕃而奢且驕也。教以儉樸之德。謙遜之風。其始也。難免誨爾諄諄。聽我藐藐。其繼也必致耳有所濡。目有所染。其終也。細草長松。盡是慈雲之蔭。黃花翠竹。莫非聽雨之霑也。   夫予其所缺。禁其所忌。救其所苦。為漸時安撫之方。益其所好。處其所安。用其所長。乃長久鎮撫之術。而終之以教其不能者。蓋追究其立心之隘。顯揚其受病之原。為之外施以鍼砭。所以疏風而去毒也。為之內調以藥餌。所以養氣而起哀也。莫謂桀驁不馴撫之合其宜。則欺誑自易而誠實。漫云凶燄方張。撫之得其道。則愚蠢自進而高明。在昔北美未歸。惟見茹毛飲血。幕天席地之野人。自美族一興。而野人變為君子矣。南洋未化。惟見戴角 披毛。強食弱肉之惡習。自英人一治。而惡習變為休風矣。果其善於治蕃。克於用撫。將見師徒不勤。甲兵不頓。而以德綏戎矣。民押其野。稼人成功。而以蕃屯田矣。又奚患天有棄材。大木不可以支華宇。地有愛寶。璞玉不可以備器用也哉。   
出版者:
周崑陽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2009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說明

引用資訊
直接連結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star star star star star

推薦藏品

疆域志
埔里社(第十)〔志〕
入毓粹門
列傳三
虞衡志
教育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