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部落格
Facebook專頁
ENGLISH
珍藏特展
目錄導覽
技術體驗
成果網站資源
目錄導覽首頁
HOTKEY快速導覽
內容主題
典藏機構
進階搜尋
資源聯盟
首頁
目錄導覽
內容主題
檔案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
首頁
目錄導覽
典藏機構與計畫
公開徵選計畫
國立中正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臺灣文藝叢誌暨其文人社群數位典藏計畫
不良子弟感化論
推薦分享
資源連結
連結到原始資料
(您即將開啟新視窗離開本站)
後設資料
資料識別:
TUZ-670000031041
資料類型:
文字
著作者:
許子文
主題與關鍵字:
崇文社文集(2)
描述:
內文: 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斯言也。不特使天下之子弟皆良。即不良之子弟。亦皆有以感化之也。夫同此覆載。均是人類。誰無親親之念。誰無長長之心。有親而知所親。有長而知所長。是子弟之良也。子弟之良。亦僅良於其親。良於其長。於天下乎何與。有親而舍其親。有長而舍其長。是子弟之不良也。子弟之不良。亦僅不良於其親。不良於其長。於天下乎何涉。不知不良之事。但及其友。但及其戚。猶無傷也。吾恐火燎於原。草蔓於野。浸假而波及一鄉矣。浸假而傳播全邑矣。是人人不親其親。不長其長。而天下亂。適與孟子之言遙遙相反。此各所以為子弟慮也。此吾所以為不良之子弟懼也。此吾所以為不良之子弟。而思有以感化之也。此吾所以欲感化子弟之不良。而使人人親其親。長其長。以馴致乎天下平也。然則如何乃可感化哉。亦教之養之任之有其道而已。所謂教之之道何也。古者自國都至於鄉黨。皆有學。子弟之幼而學壯而行者。皆先王之法言法行也。今能廣設中等學堂。網羅公校畢業生。毋令光陰虛度。務使學業日增。內而益友嚴師。相率於孜孜之善。外而頹風敗俗。無加於察察之身。縱有志未逮。亦不至陷於不良。此以教之之道。感化也。所謂養之之道何也。先王之善養士也。必饒以財。以資仰事俯畜。約以禮。裁以法。使之知義而懷刑。是故不良子弟而富也。則實施禁治產。不良子弟而貧也。則強制就職業。若有放僻邪侈之徒。必先之以訓誡。繼之以絏縲。終之以流徙。非忍而為此也。蓋欲以吾之至大至剛。而啟子弟之良知良能也。大而市鎮。小而村邑。安有不良之子弟。此以養之之道感化也。所謂任之之道何也。人之才德不同。其所任有宜有不宜。先王知其然也。故賢者處以高位。加以重祿。不肖者難以邀寵希榮。今吾臺不良之子弟。或一躍而為社員。或為父兄者。不知其性之所近。偏欲使入上等學校。因而名落孫山。鬱鬱不得志。轉入迷途而不自知。故必院建感化。以處之。會曰救濟以助之。然後視其才之所在。而器使之。以期克底於成。而無朽木難雕。糞土難?之歎。則才能自出。此以任之之道感化也。夫教之養之任之各有其道。則不良之子弟。自可進於良。是使天下無不良之子弟也。是使感化天下之子弟。而知上有善政善教。下能成己成人也。將見向之不親其親者。而今則親其親矣。向之不長其長者。而今則長其長矣。是孟子之所謂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者。可於不良子弟中期之矣。
出版者:
周崑陽
日期:
出版品發行日期:2009
格式:
文字檔
來源:
臺灣文藝叢誌
語言:
中文
範圍:
臺灣文藝叢誌
管理權: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引用這筆典藏
引用資訊
許子文(2009)。[不良子弟感化論]。《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4f/54.html(2015/07/21瀏覽)。
直接連結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59/4f/54.html
評分與驗證
請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
感謝您為這筆數位資源評分,為了讓資料更容易被檢索利用,請選擇和這項數位資源相關的詞彙:
禁治產
子文
請填入更適合的關鍵詞
推薦藏品
維持漢學策
典禮志
列傳六
軍備志
關征志
臺灣詩社記